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人产业成吸金高地,为何投资人还在观望?

机器人产业成吸金高地,为何投资人还在观望?

日期:2020-06-24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会场的人流量比往年少了很多”,这是今年 世界机器人大会 上几位参展商和从业人员的直观感受。如同往年一样,这届盛会吸引了国内外166家知名 机器人 厂商,大部分来自工业和 服务机器人 两大领域,此外还有涉及舵机、雷达等核心零部件展区。 在中国,每……

“会场的人流量比往年少了很多”,这是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几位参展商和从业人员的直观感受。如同往年一样,这届盛会吸引了国内外166家知名机器人厂商,大部分来自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两大领域,此外还有涉及舵机、雷达等核心零部件展区。

在中国,每年大大小小的机器人、科技展会至少有十几场,世界机器人大会连续筹办四年来,库卡机器人驱动器维修,已成为机器人厂家集中亮相的重要舞台,也是前沿技术和产业动态的全球风向标之一。

“这感觉有点像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面对一场展会从场地到装修布置至少二十万的开销,很多创业公司还是希望能以此向行业和客户传递更多积极的信息,“起码是最直观的评判,参与了至少证明你有实力”,一位参展商对AI星球表示。

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务院在2015年5月8日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一时间,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蜂拥而至,一场“造物”狂潮由此诞生。

工业机器人:中高端市场仍待突破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18年2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由2013年的25台/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68台/万人(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成为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报告称,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7年共卖出约14.1万台机器人,占全球需求的1/3。

尽管如此,工业机器人维修,国内工业机器人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仍被外资机器人厂商如四大家族牢牢把控,以2016年为例,发那科、库卡、ABB、安川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高达18%、14%、13.5%、12%。

而在我国,虽然已有800多家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但由于起步较晚,大多数公司主要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缺少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能力,产品只能应用在对机器人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且利润微薄。但是,凭借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很多机器人厂商依然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2014年来,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湖南、湖北、黑龙江等省市相继筹建和规划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并出台了支持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相关财税补贴政策。

深圳市自2014年至2020年,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东莞市政府给予企业购买国产工业机器人15%的补助;浙江省已累计安排近6亿元资金支持“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并出台了工业机器人购置奖励补贴政策;黑龙江省也在2014年底联合哈尔滨市政府、哈工大联合创建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以加快推进该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大量的扶持和补贴,让许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纷纷涌入。在没有技术和人才的情况下,只能发展底端产能,国内机器人产业走向了低质量的重复建设。

此外,工业机器人成本近年来也在大幅下降,据ARK投资管理公司的一项预测,工业机器人的成本预计在2015~2025年间下降65%。也就是说,平均每台机器人的成本将从31000美元下降到11000美元。因此,对于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而言,前几年靠着性价比以及渠道压货模式占据市场份额的方法也将失灵

来自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最新数据,2017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下降至不到27%,同比降低6个百分点,遭遇五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面对工业升级的复杂性和缓慢的技术积累,更多投资机构都选择将这部分作为长线的布局。华创资本投资人公元就曾在接受甲子光年的采访时提到,“工业不是可以‘挣快钱’的领域,需要一个一个工厂磕,即使快,也不太会出现估值一年翻十几倍的情况”。

青桐资本MD方洁近日也在分享中表示,机器人甚至整个技术领域,从实验室研发走向市场不是从80分到90分的过程,而是从0到1的过程。因此,无论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需要更多一些耐心和信心。

123下一页>

机器人投资

服务机器人:走向“场景定制化”

相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作为新兴市场被寄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不同于工业机器人长时间的技术打磨和国外巨头卡位竞争,服务机器人领域还没有一家做到技术垄断,况且,“服务”和“消费”的属性也决定了它将诞生在更加细分垂直的场景中,国内公司具有更多本土优势。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的趋势来看,该领域的机器人主要集中于医疗服务、智能公共服务和家庭服务三大场景,分别有手术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和儿童陪伴机器人等。

此外,不同于往年部分仿人形机器人赚取噱头却没有展示出真正技术实力的机器人表演,服务机器人在今年的展会上显然“低调”了许多,从调制咖啡、调酒、打冰激凌到抓娃娃机……寻找新场景成为今年各家厂商的亮相方式。

《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6年是服务机器人的元年,其中服务机器人的融资额约11亿美元。

既然被如此看好,为什么在资本的加持和企业的奋力追赶下依然没有爆发?

猎云网根据2014年~2018年公开披露的融资信息发现,服务机器人行业于2015年爆发,2016年走向顶峰,2017年稍有平缓,而在今年,则骤然遇冷。其中,融资也多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金额普遍在千万元以下。

机器人产业成吸金高地,为何投资人还在观望?工业机器人维修,但市场何时启动,盈利模式是怎样的,都需要被探索。”

结合现有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销售来看,消费级服务机器人主要以扫地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音响、民用无人机为主流产品。这四类产品的特点一个是将产品放在特定场景中完成特定任务,例如扫地机器人等;另外就是从算法、软件入手,从情感陪伴切入,随着数据的积累,待用户产生粘性再实现更多场景化功能。

这个逻辑也说明,抛开人形外观,实用、功能性产品更容易打动市场。例如亚马逊的Echo和谷歌的Google Home,外形上更像家电产品而非机器人,功能也相对明确。而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尚未成熟下“缺点”往往会被放大,和人类相比只会显得更加笨拙。

提到功能性机器人,物流配送也是接下来机器人不可忽视的场景之一。如今,京东、阿里菜鸟、美团、苏宁、美国的Segway Robotics、韩国的Woowa Brothers、YOGO、深兰、真机智能、普渡、云迹分别根据不同场景开发了用于无人配送的服务机器人。

一方面,人力成本的增长导致机器人换人的投资回收期越来越短;另外,技术实现上,得益于激光雷达等核心传感器、定位导航算法、万物互联等底层技术的快速突破,配送机器人成为行业巨头和创业公司切入的方向。

<上一页< span="">123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