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唤”人:机器人时代,人要怎么教?

机器“唤”人:机器人时代,人要怎么教?

日期:2020-01-14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以前我们到企业考察,哪家人多去哪里;现在,人越少的企业越有看头。6月12日,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 机器人 教学负责人陈培茂一边帮助毕业季学生办手续,一边忙着准备着下个学年的实训计划。制造业在近年来的巨大变革,让陈培茂这样的职教一线工作……

  “以前我们到企业考察,哪家人多去哪里;现在,人越少的企业越有看头。”6月12日,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机器人教学负责人陈培茂一边帮助毕业季学生办手续,一边忙着准备着下个学年的实训计划。制造业在近年来的巨大变革,让陈培茂这样的职教一线工作者感同身受。

 

  人、机器与制造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机器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智能制造热潮,对普通工人的数量要求降低了,对技术人才的素质呼唤则快速提升。顺势而变的职业教育,成为加快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的首选。

 

  作为广东省首个获批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城市,佛山近几年率先探索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机制,中高职机器人专业方向在校生达数千人。有的学校在毕业半年前,学生就被“抢购”一空。

 

  如何为智能制造培养真正落地的机器人应用人才?如何帮助学生发掘长远发展的潜能?随着产业发展的深入,学生高质量就业需求的提升,一个个新的难题率先在佛山涌现,让政府部门、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多方共同破解。

 

  从“机器换人”到“机器唤人” 重塑职业教育生存之基

 

  2012年,担任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机电部负责人不久的杨绍忠,希望探索一些新兴的制造业领域,由此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他的建议下,学校购买了两台工业机械臂,老师们一边研究,一边尝试开设相关课程。两年后,该校正式开设了机器人专业方向。

 

  “巧合”的是,佛山的其他职业院校大多也从2012年前后开始,逐渐关注和切入机器人应用人才教育。事实上,这并非巧合。在其背后,是同一时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日渐兴起的“机器换人”潮。地处制造业重镇的一大批佛山职校,率先感受到了这股趋势。

 

  职业教育依附于产业需求而存在,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就制造业而言,职业教育为工厂一线输送了大量人才。而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许多操作岗位被机器人替换,一线工人的总体需求量降低了。“原先需要一个人的工序,现在可能只需要换成一只机械臂。原先几个人操作一台设备,现在可能是一个人操作几台设备。”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机器人专业负责人徐登峰说。

 

  这是人、机器与制造的关系变化。机器人等智能生产设备并不能脱离人而运行,从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到应用方案设计、车间安装调试,再到日常的运行管理、柔性使用,以及后续的维修保护,都需要人来进行,只是人的作用和需求变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面临数百万人才缺口。

 

  产业的变化,就是职业教育生存根基的变化。在制造一线,对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呼唤,让“机器换人”成为了“机器唤人”。

 

  “行业需要什么,我们的老师就会去琢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杨小东说,该校着眼于智能化工厂的全方位需求,库卡机器人,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机器人应用是其中的重点专业之一。

 

  符合新要求的人才一部分可以从企业原有工人中转岗而来,职校作为第三方提供专业的培训支持。今年5月,一个由20名美的工程师组成的机器人培训班在北滘职业技术学校结业。“他们回去之后,工资会提升10%。”该校副校长周凉凉介绍。

 

  一些企业原有的工人参与学习升级的动力不足,或者是企业考虑到人才的可塑性与稳定性,因此更愿意从学校招募新人。广东锦力电器有限公司近期启动了智能化改造,机器人已经到位,但是应用人才却严重不足。该公司希望招揽一批中职二年级学生,这个暑假就直接进厂,开出首月3800元以上、逐月递增的待遇,求才之情十分迫切。

 

  从学生家长近年的变化,职校也感受到了变革的推力。“许多学生家长在企业就干这行,机器上手比我们老师还专业。”在已经从教十余年的陈培茂看来,工业机器人维修,今天的职校学生家长,无论是自身素质、专业水平,还是对教育的理解,都与10年前截然不同。

 

  让“差生”逆袭奔向行业中坚 探寻智造人才养成之道

 

  “我们一边开课开班,一边摸索这个新专业的培养模式。”徐登峰介绍,该校由于在全省中职较早开始机器人应用教育,几乎没有先例可循。目前,该校的首批机器人专业毕业生有的已经在公司独当一面,有的已经创业成立机器人公司,成为行业中坚力量。

 

  从无到有,建立基本的学科框架,是职校机器人应用人才教育的关键一跃。目前,佛山市的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机器人应用相关专业,同时整合资源打造了服务智能制造全流程的专业群、学院。在中职领域,佛山也有多所学校开设了机器人专业方向。各学校的机器人专业及专业方向,每年招生总数上千人。

 

  但是,要怎么把这一块块璞玉雕琢成合格的人才乃至行业中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才大规模推广的新事物,人才培养体制也要新起炉灶。同时,由于传统的观念原因,愿意主动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相对普通高中和大学更少,其中一部分被认为是“差生”。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对机器人应用人才的要求却丝毫不低。

 

  2016年,南海技师学院借新校园投用的契机,整合机电等多学科资源成立了智能生产系。在该校智能生产系副主任鲍勇看来,机器人应用是整个智能生产系的一部分,与系内的其他专业相互衔接,最终是要为企业的智能生产服务,解决智能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培养上也要找准定位,基本目标是让他们懂得机器人操作,进阶目标是让他们懂得开发,能够为企业进行集成应用。

 

  “以赛代练,练的是老师,老师的成长比学生成长意义更大。”5月下旬,在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器人应用比赛中,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的同学斩获金牌,但这不是杨绍忠的终极目标。他表示,机器人专业的老师很难招,更多依靠在现有基础上培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宝”,但是如何让企业积极主动,却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以及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广佛地区多所职业院校,都能看到一家企业的名字: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