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 《上海倡议》发布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 《上海倡议》发布

日期:2020-01-14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 应用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用法治促进、规范和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凸显在人们的面前。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色活动之一,以发展应用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 《上海倡议》发布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用法治促进、规范和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凸显在人们的面前。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色活动之一,以“发展应用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今天在上海举行。现场还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从四大方面务实提出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发展的14项具体倡议,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面向和平,坚持以人为本、向善安全、创新发展、共享成果、可靠可控、规范有序。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 《上海倡议》发布


 

  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司法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以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研发应用为例,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崔亚东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定位、主要功能、研发过程等,以及该系统的应用所发挥的作用、全国部分省市推广应用的情况,直观展示了智能科技成果助力法治中国建设。他说:“实现司法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为司法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人工智能最新发展为司法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抓住人工智能机遇的同时,崔亚东表示,要针对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加强人工智能发展与法治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用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法治保障。

 

  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刑法学专家刘宪权提出,应根据不同时代机器人的特征确定涉机器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路径。他认为,我国目前的刑罚种类都无法适用于强智能机器人,应重构我国的刑罚体系,使得强智能机器人被纳入刑罚处罚的范围,并针对其自身的特点,设立特殊的刑罚处罚方式。民法学专家彭诚信提出了人工智能享有有限法律人格的设想,并从明确其归责原则、为其强制购买责任保险、在一定范围内先制定具体的“人工智能发展法”三个方面,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作出回应。

 

  研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行业良性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已经成为法学法律界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研讨会现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志伟在演讲中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在政法领域的应用成果,语音合成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智医助理机器人等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春学则提出,工业机器人维修,随着AI数据的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越来越大,传统的安全防护效能日益下降,需重视用法律保障促进数据安全技术的加速发展。

 

  微软和腾讯都已纷纷进军人工智能、云计算的业务,并推出了各自的产品和服务。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提出人工智能开发的六大原则:公平、可靠和安全、私密和有保障、透明、负责。他表示,计算机本身并无善恶之分,KUKA机器人维修,善恶关乎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者,库卡机器人何服电机维修,要保证他们掌握正确的工具,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原则、政策和法律下,发展人人共享的人工智能,全面驱动经济和社会进步。腾讯云总经理王栋则重点介绍了腾讯的云计算机品牌——腾讯云,并介绍了该服务为政府机构提供一站式大数据解决方案的众多案例,如广东省集成民生服务的移动服务平台“粤省事”,在全国40多家法院试点应用的“智慧法院”解决方案等。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 《上海倡议》发布

 

  在学术研究上,上海学者率先对人工智能的相关法律问题开展研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由《机器人是人吗?》《谁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组成的“独角兽法学精品·人工智能”丛书涵盖国外科学界和法学界研究的最前沿成果,探讨了机器人和相关技术目前以及未来可能对人类的影响,以及这些领域内的法律方面问题;《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则对人工智能时代刑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回应,代表了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讨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法学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科大讯飞6家单位联合主办。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