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芳/文)11月15日消息,工信部办公厅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到2020年,突破自动驾驶智能芯片、车辆智能算法、自动驾驶、车载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达到有条件自动驾驶等级水平,自动驾驶智能芯片图像处理、信息融合、智能控制等计算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车载V2X系统通信能力及其能效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车辆有条件自动驾驶等级下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协同控制以及智能信息交换共享等计算和通信技术要求,完成安全、可靠的车辆智能化平台技术与功能验证及应用示范,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
据悉,人工智能揭榜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在17个方向及细分领域,开展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服务。
在智能产品方面,选择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等产品作为攻关方向。在这些领域,工业机器人维修,产业创新活跃,库卡机器人何服电机维修,已聚集了大量企业,相关技术和产品具有较好发展基础,通过“揭榜挂帅”,可进一步促进其深入应用落地。
在核心基础方面,选择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开展攻关。这些核心基础技术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目前发展相对薄弱,需加速突破,整合产业链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加快实现技术产业突破。
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方面,选择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装备、智能检测装备、智能物流装备等进行揭榜攻关。制造业是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主要领域之一,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有利于加快制造业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化,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支撑体系方面,选择高质量的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等作为揭榜攻关任务。这些资源体系是影响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要素,需要加快完善基础环境、保障平台,加快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
附: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
揭榜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信部科〔2017〕315号)要求,加快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聚焦“培育智能产品、突破核心基础、深化发展智能制造、构建支撑体系”等重点方向,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秀、应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平台和服务,为产业界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方向,培育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二、揭榜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智能产品
1.智能网联汽车
揭榜任务:包括研发自动驾驶芯片、车辆智能算法、自动驾驶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打造以车辆智能化计算平台为核心,集软件、硬件、算法、网联通信、信息安全一体化的车辆智能化平台。
预期目标:到2020年,突破自动驾驶智能芯片、车辆智能算法、自动驾驶、车载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达到有条件自动驾驶等级水平,自动驾驶智能芯片图像处理、信息融合、智能控制等计算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车载V2X系统通信能力及其能效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车辆有条件自动驾驶等级下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协同控制以及智能信息交换共享等计算和通信技术要求,完成安全、可靠的车辆智能化平台技术与功能验证及应用示范,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
2.智能服务机器人
揭榜任务:包括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三维成像定位、智能精准安全操控、人机协作接口等关键技术研发;清洁、老年陪护、康复、助残、儿童教育等家庭服务机器人,以及巡检、导览等公共服务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等特殊服务机器人研发;手术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研发。
预期目标:到2020年,突破智能服务机器人环境感知、自然交互、自主学习、人机协作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的批量生产及应用,实现医疗康复、助老助残、消防救灾等机器人的样机生产,完成技术与功能验证及应用示范。
3.智能无人机
揭榜任务:包括智能避障、自动巡航、面向复杂环境的自主飞行、群体作业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新一代通信及定位导航技术在无人机数据传输、链路控制、监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智能飞控系统、高集成度专用芯片等关键部件研制。
预期目标:到2020年,智能消费级无人机三轴机械增稳云台精度达到0.005度,实现360度全向感知避障,实现自动智能强制避让航空管制区域,产品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
4.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
揭榜任务:包括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化与规范化,脑、肺、眼、骨、心脑血管、乳腺等典型疾病领域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研发,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产品化及临床辅助应用。
预期目标:到2020年,多模态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脑、肺、眼、骨、心脑血管、乳腺等典型疾病的检出率超过95%,假阴性率低于1%,假阳性率低于5%,临床辅助应用逐步扩大。
5.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
揭榜任务:包括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理解、跨媒体融合等技术创新;人证合一、视频监控、图像搜索、视频摘要等典型应用。
预期目标:到2020年,复杂动态场景下人脸识别有效检出率超过97%,正确识别率超过90%,支持不同地域人脸特征识别,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智能语音交互系统
揭榜任务:包括新一代语音识别框架、口语化语音识别、个性化语音识别、智能对话、音视频融合、语音合成等技术创新及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预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多场景下中文语音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96%,5米远场识别率超过92%,用户对话意图识别准确率超过90%,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智能翻译系统
揭榜任务:包括高精准智能翻译系统创新,多语言互译、同声传译等典型场景应用。
预期目标:到2020年,明显突破多语种智能互译,中译英、英译中场景下产品的翻译准确率超过85%,显著提升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智能互译准确率,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智能家居产品
揭榜任务:包括智能传感、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智能安防、智能家具、智能照明、智能洁具等产品中的融合应用和智能家居新产品研发。
预期目标:到2020年,显著提升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家居产品智能化水平,产品示范性应用强。
(二)核心基础
9.智能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