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工业机器人市场下滑恐失去市场秩序

工业机器人市场下滑恐失去市场秩序

日期:2018-07-25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根据IFR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48000台,同比增速12%(2014年销量为221000台),全球范围来看,工业机器人销量仍然延续了良好的增速。亚洲市场增速最快,其中,中国市场增长17%,韩国增长50%,日本增长20%。 中国市场201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为6.67……

根据IFR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48000台,同比增速12%(2014年销量为221000台),全球范围来看,工业机器人销量仍然延续了良好的增速。亚洲市场增速最快,其中,中国市场增长17%,韩国增长50%,日本增长20%。

中国市场201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为6.67万台,同比增长17%,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需求国家,但增速相对于2015年而言,明显放缓(2014年增长56%)。就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占比来看,2014年内资企业占比为28%,2015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国内机器人企业2015年销量增速为27.5%(2014年为78%),同期外资企业在国内销量增速为12.7%(2017年为+48.9%)。从国内销量数据显示,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总体增速在逐步放缓,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整体宏观经济放缓,下游需求疲软,机器人投资积极性减弱;另一方面是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的结构转换。

从下游应用结构领域来看,工业机器人传统应用领域是汽车行业,2015年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需求量达到9.5万台,约占总需求量的38.3%,仍为下游最大的应用领域。但是从增速来看,非汽车领域(电子、金属、橡胶和塑料等)是主要增速较快的几个领域。国内市场而言,继汽车以后,3C、家电等领域有望接棒汽车行业需求。

机器人投资过剩隐忧

近年来,我国与机器人相关的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在行业热得发烫的局面下,骨干企业的上述联合宣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行业软肋。

参与此次峰会的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直言: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

沈阳新松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徐方对记者表示:我国大多数机器人企业规模较小,没有研发能力,稍具规模的企业也因为市场需求、风险等原因研究动力不足。企业数量多,行业分散,也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

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此前曾表示,机器人是高端设备,但现在高端市场上,大部分市场还是让国外的企业垄断,自主的产品大约只占百分之十四五左右。

电机、驱动、高精度的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依靠进口,这块大约占到成本的60%~70%。核心技术空心化,核心部件依靠进口,再加上高端市场的边缘化,是目前我国传统机器人的三大短板。曲道奎说。

辛国斌则直言: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

今年4月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率先突破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十大标志性产品,以及突破高精密减速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

当前,各地对机器人行业青睐有加。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表明,过去两年,建成和在建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

恐失去市场秩序

要避免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企业必须保持领先,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发现新的蓝海,保持盈利水平。机器人产业在可以成为朝阳产业之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对于多数梦想者而言,并不是一个谁都能玩得起的游戏。在各地不同的扶持力度下会失去市场秩序。

业内人士称,能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厂家基本为汽车、船舶、精密制造等上规模的大户。相关数据显示,机器人项目上马的首笔支出在汽车行业中可以占到当年总支出的20%~25%,有些行业甚至可以达到70%~80%。

另外,由于需要长期维护,其间不断发生零件和维护等人工成本。对使用厂家而言,机器人生产线发生各种成本在购买和使用产生的比例为1:10左右。

因为拥有在驱动和控制产品上的先发优势,新时达进入机器人产业曾一度被看作是顺理成章的新型产业拓展路径,但公司仍是高成本投入研发领域。

各地政策力度不同机器人产业恐现市场失序

即便如此,业内人士仍看好这一市场的高增长率,他们的普遍观点是增长速度在30%左右。

工业机器人产业最大的效益或许来自使用者。虽然投入成本很高,但根据业内人士的估计,机器人产业一旦投入使用,对使用者而言,辐射价值可以达到投入成本的数十倍。

投资机构对机器人市场不断增加的另一信心来自劳动力缺口的不断扩大。如果以每年1000万人的劳动力缺口和一台工业机器人抵用2~3个熟练劳动力来计算,至少每年需要400万台工业机器人才能足够抵消现有的生产力。而目前机器人规模仅有5万台,未来市场还有百倍的增长空间。

但在产业投资人看来,预测的数字与现实的生产能力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采取审慎的态度。

国内工业机器人可投资的企业数量仍不会超过100家。李笙凯说,虽然,国内机器人板块上市公司的PE值都在50以上,PS值则大于10。只有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以每年50%的速度发展,才能完全抹平眼下的过热状况。

由于机器人产业的高门槛、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特点,以及对使用客户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对主导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决策者而言,如何引导产业介入者的热情,是个不小的挑战。

机器换人并非易事

富士康等在华企业把机器人推向生产线以降低人工成本。富士康的目标是,KUKA机器人维修,到2020年在中国的工厂要实现30%的生产自动化。《世界报》就此发表文章指出,企业欲通过机器人应用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这无疑是在顺应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实现机器人革命并非易事。

据报道,富士康负责人解释说,以前依靠人力的重复性工作,现在可以使用机器人和其它创新技术来完成。富士康常因工作条件苛刻及员工高自杀率而饱受诟病,而生产自动化便是该公司对这类指责的一种回应。不过公司否认裁员6万人的说法,表示希望在中国保留大量岗位,并对员工加以培训,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附加值更高的生产环节,以及研发、生产监控、品质管理等方面。

在机器人应用领域,富士康可谓是野心勃勃。据中国媒体报道,该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新增100万台机器人,号称百万机器人计划。

《世界报》介绍,承包生产三星及苹果产品的台湾企业富士康公司将一家中国分厂的员工数量由11万减至5万人,同时增加了厂内机器人数量,以组装iPhone及三星智能手机。

昆山市政府称,当地已有600家企业纷纷加入生产自动化的队伍,而包括富士康在内的35家台企去年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投入了40亿元人民币。香港《南华早报》日前引用宣传部门主管的说法,称富士康公司把机器人引进生产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世界报》分析了富士康的劳动力策略调整的背景因素。一方面,中国大陆工资水平近十年来连翻三倍,纺织业等低附加值产业已经纷纷迁至东南亚及非洲等相对落后国家,而技术性更高的领域则寄希望于机器人应用。另一方面,中国寻求产业升级以摆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国家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再实现技术突破以向价值链高端晋升的情况。机器人应用便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演讲时便表示,机器人革命将改变中国,继而改变世界。他还强调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的确,从2013年开始,中国每年购买的工业机器人总数就已超过德国日本等工业大国。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至今年年底,中国的机器人数量将跃居全球第一。不过中国在生产自动化方面仍显落后。中国的制造业平均每10000名工人才有36个机器人,而在德国、日本和韩国,比例分别达到292、314及478个。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