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专家谈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可教知识不代表可取代老师

专家谈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可教知识不代表可取代老师

日期:2019-03-05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专家谈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可教知识不代表可取代老师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会有哪些变革? 12月12日下午,在京举办的eduTECH2017教育行业未来峰会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督学张力提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

专家谈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可教知识不代表可取代老师

在人工智能时代,www.zr-kuka.com,教育会有哪些变革?

12月12日下午,在京举办的eduTECH2017教育行业未来峰会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督学张力提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的要求首次单列网络教育,并提出应有超越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学习,促进虚拟网络与实体平台相结合,教育网络化覆盖全域。

多位与会专家谈到,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但是在未来,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不会消失

未来教育的本质并未改变,依旧是为了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在发言时说,即使有了多种学习方式,学校和老师也不会消失,因为学校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的成长也依旧需要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指导、帮助。

他认为,互联网会改变师生关系,原来学习的时候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老师、来自于学校,现在老师不是知识唯一来源。教育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指导者和学习资源提供者、学生学习的伙伴。

一些知识可以通过机器人老师实现,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被取代。教师从原来的知识的主要提供者,会变成指导学生学习的人,指导学生学习怎么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处理信息的人。刘宝存说,未来的教育是混合式学习,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教育工作者才能不辱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赞同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观点,但认为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只有立德才能使人获得幸福,使人类获得福祉。他认为未来将是人与人工智能相互协作的时代,人们可充分利用机器与人类不同的优势,让人工智能发挥强大统计和计算能力,使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

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

未来教育形态会发生很多变化,内容定制化,时间弹性化,混合学习和合作学习将越来越多,个性化教育将成为可能。未来可能人人为师、能者为师。翟小宁认为,教育融合是未来课程的重要开发点,对此,人大附中已经开设了VR课程、人工智能课程。

不管是蛮慌的时代,还是人工智能时代,KUKA机器人示教器维修,教育唯一不变就是使人变得更加善良,使人变得更有良知。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掌握人工智能的人是否有良知,决定着我们的世界是否有希望。翟小宁说。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维修,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是巨大的福音,因为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更丰富的教育资料,但是对老师而言,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态度和知识的构成。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则强调,技术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重复性工作,但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需要区分教育和学习的区别,学习可以自己看,但教育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激励鼓舞学生,这点是机器替代不了的。

在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上,张一鸣和俞敏洪都认为科技公司跟教育机构合作是必然的趋势,这样才是实现技术和数据的最优化结合。

不过俞敏洪强调,知识只有经过人的吸收、消化,产生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后,才会变成自己的力量,否则,即便大脑植入芯片,也只是个知识库。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