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工业机器人亟待产业化

工业机器人亟待产业化

日期:2018-06-17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截至到去年底,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达到9500台,保有量突破4万台。但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比例仅为6%,业内人士呼吁我国应该早日出台有关机器人的发展规划。 产业化不足 在2012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上,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王田苗……

截至到去年底,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达到9500台,保有量突破4万台。但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比例仅为6%,业内人士呼吁我国应该早日出台有关机器人的发展规划。

产业化不足

在2012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上,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王田苗表示,起初工业机器人70%~80%应用于危险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其次是电子、化工、装配等行业。但是全球范围内,库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最广的领域还是集中在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但在3C行业等普通制造业中的应用需求在成倍增长。

据悉,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为9500台,以每台30万元为平均价格,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只接近30亿元,还难以达到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规模的最低值。当前工业机器人尚属于一种新兴行业,离规模化、批量化、产业化尚有一段距离。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我国的比例为6%,而日本则是33%、美国为16%、德国为14%。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在销售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居高不下的产品单价成为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一个桎梏。

有数据显示,现在世界机器人的年产值约为300亿~500亿美元,虽然中国的增长率去年高达50%,但中国机器人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较低。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机器人渐成燎原之势,但是机器人制造商已是几经淘沙。如果销售数量达不到500~1000台的水平,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还将面临产业化的挑战。例如,国内知名的专业制造洁净机器人的新松公司去年产量仅有130台,今年产量或将超过200台,服务范围较小,这也限制了机器人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应用。

发展难题

虽然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奚家成认为,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将从2015年开始下降,机器人必将在更多的工业领域大有用武之地。但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如果没有达到50亿~100亿元,很难形成一个产业。

王田苗认为,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方面,中国距离产业化尚有一段距离,以一台工业机器人售价30万元为例,每年的维护、服务费为2万元。而技术工人以每月6000元的工资计算,一年为7.2万元。10年间机器人昼夜不停地工作,其成本为50万元。十年时间里,工业机器人的成本仅为人工成本的20%左右,增长空间广大,但是目前在机器人生产成本的四大核心部分中,本体成本占22%,伺服占24%,减速器占36%,控制器为12%。其中成本较高的减速器部分几乎被日本的两家公司所垄断,售价居高不下。而且这两家公司还对合作外的生产商进行产品供应限制。中国机器人产业化的核心部件一直受制于人,出现国内机器人大多由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我国进口机器人2.34万台,金额为5.28亿美元,进口数量比上年增长130%,进口金额比上年增长69%;贸易逆差4.7亿美元。2011年进口机器人3.8万台,机器人维修,金额为8.66亿美元,进口数量比上年增长62%,进口金额比上年又增长了64%;贸易逆差上升到7.35亿美元。因此,国家急需在机器人产业上有一个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对整个机器人产业进行全面细致的扶持,从而扭转当前的贸易逆差。

今年初,库卡机器人,国家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要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而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要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而在随后发布的《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国家要求必须攻克工业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共性技术,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实现工业机器人及其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业内人士指出,只要国家对工业机器人产业有一个系统的扶持发展政策,借助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国产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全球市场大有作为。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