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工智能让医学更精准
机械臂先进行三维影像扫描,随后根据导航系统设计好的钉道,机械臂开始手术近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患者张俊(化名)接受了胸椎和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为其做手术的是一位机器医生。
这是四川省人民医院引进的天玑三代骨科机器人,是能开展脊柱全节段、骨盆及四肢手术的国产骨科机器人。与传统骨折内固定术长达15厘米的切口不同,患者术后腰背部只有4个1厘米左右的小孔,手术更精准、康复更快、疼痛更小。
四川省卫计委副主任徐旭介绍,在医用机器人领域,四川已经形成了以智能机器人为主要方向的科研、临床和康复应用体系,走在我国医学智能领域协同创新的前沿。
记者了解到,今年出台的《四川省十三五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四川将基本实现医疗服务智能化。
正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医学智能大会暨一带一路智能康复国际研讨会上,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指出,医用机器人和智能化医学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这必将促进医用机器人新兴市场的成长。
据了解,2014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成为西部地区第一家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医院,目前该院达芬奇手术已经突破1000例,成为西部第一家突破千例的三甲医院。
与传统开刀相比,‘达芬奇’手术出血少,更精准,库卡机器人驱动器维修,患者恢复快,医生也没那么辛苦。四川省人民医院机器人微创中心主任王东说。
智能康复也是智能医学的重要方面。17日,一带一路智能康复产业联盟也在成都成立。该联盟目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将通过在多地建立一带一路智能康复中心输出中国制造,库卡机器人,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前沿的智能康复服务,引领智能康复行业发展。
,KUKA机器人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