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如何发力?

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如何发力?

日期:2020-01-01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如何发力? 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年的探索,行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而言,我国机器人发展的底子……

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如何发力?

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年的探索,行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而言,我国机器人发展的底子薄、力量弱,应抓住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的契机,借大势、谋大局,努力构建机器人产业新体系。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峰会以智能引进未来,创新改变世界为主题,与会者重点围绕机器人研究应用、产业发展、创新融合等内容展开交流,共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计。

政策助推市场加速扩容重复建设亟待布局优化

工业机器人发展切不可一哄而上

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我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均占据六成以上的份额。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迅猛。

发展势头猛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的推进过程中,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渐增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介绍,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24万台,增长34.3%;销量在8.6万台左右,增长26.5%,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30%。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0万台,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10%以上。

有预测认为,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11万台,到2020年超过20万台,比2015年增长近2倍。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达到100万台,比2015年增长近3倍。基于当前的发展势头,业内的预测已大幅超过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2016~2020)的数据。

工业机器人已在焊接、搬运、喷涂、装备、控测等高危作业中被广泛使用,在汽车、电子、家电、医药、食品、橡塑等生产线上被集中使用,成为智能生产线物理单元的主角。工业机器人产业尽管总产值不够大,但其在工业和制造业中被广泛集成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业和制造业的质量,库卡机器人何服电机维修,节省了人工,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精准制造。李毅中充分肯定了工业机器人的带动作用。

得益于国家对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制和产业化的大力支持,行业产品技术含量逐步提高。如今,我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道规划等技术,在微控制和微处理器技术方面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应用到机器人领域,随着高性能、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人机共融技术,高精度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制获得突破,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

尽管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成长期,但基于高技术、大市场的特性,产业发展已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李毅中在调研中了解到,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多在15%左右,远高于制造业6%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应用工业机器人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其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不少广东企业工业机器人的投资成本在两年左右就能回收,快的一年就回收了。

核心竞争力缺失

尽管发展较快,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始终存在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因技术水平不够高,国产机器人的精度、寿命、可靠性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国内企业使用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积极性,自主品牌占有率低。目前,国内市场六轴以上的高端机器人85%是国外的品牌。同时,使用密度较低。目前,我国制造业万名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只有40台,2015年是36台。虽有所提高,但只有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不及发达国家的15%。且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普遍。据统计,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有近千家,其中大部分是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不少企业对技术研发不够重视,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缺失。

对于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李毅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做好布局规划。李毅中建议在现有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基础上,针对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各种特种机器人等不同类别制定更为详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线路图和时间表。目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沈阳、哈尔滨、重庆等地的发展已渐成气候。在空间布局上,没有必要在各个地区都搞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但是要在各地普遍推广使用。李毅中强调,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遍地开花,要合理布局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中心,强化产业配套和区域分工合作,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前沿的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规划,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防止一哄而上。

二是整合研发制造力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短板。组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力争在短时间内突破一些共性技术。密切关注国际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新型感知、智能控制、人机协作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抢占产业制高点。

三是以集成应用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建议采取专项基金和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企业采用国产工业机器人。在目前工业机器人集中运用的汽车、电子、家电等市场之外,针对机械、仿真、化工、制药、危险品以及消防、抢险等特殊作业这些存在潜在需求的行业,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示范,并针对某一行业的特殊需求集成应用,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研制一批有针对性的高端产品,加大示范应用和推广。

四是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KUKA机器人维修,鼓励国际并购,扩大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引入全球优秀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及研究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并购掌握行业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

创新引领换道超车

理性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

回顾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朱森第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经历了第一个十年(1985年~1995年)的科技攻关阶段、第二个十年(1995年~2005年)的发展低迷阶段、第三个十年(2005年~2015年)的井喷式发展阶段,现在正步入第四个十年(2015年~2025年)的产业跃升阶段。

对于后三十年机器人的发展,朱森第建议要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变弯道超车为平行超车甚至建道超车,力争使多项颠覆性技术突破来自中国,世界级机器人强企来自中国,使中国机器人产业水平世界领先。

着力创新理性发展

国家及地区产业政策的支持,为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应用提供了强劲增长动力。国内自有品牌机器人的销量占比逐步提高,但是市场份额的提升并不容易,在这个产量和市场均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内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比仅在1/3左右。产业的黄金发展期能否持续?我国能否按规划时间点成为世界机器人强国?这些问题都值得认真思考。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