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KA移动机器人AMR助力全链路制造物流全面升级
- 库卡机器人无支承结构的 3D 金属打印
- 库卡机器人LBR iisy助力总线连接器质量控制自动化
- 库卡移动机器人发布重磅新品KMP 400P
- 库卡移动机器人赋能智造新未来
【重磅】国内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下)
四、国内外企业发展状况
(一)总体发展状况
1、发达国家企业占据工业机器人市场绝大份额
近年来,全球机器人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凭借既有的技术优势占据了市场绝大份额。总体来看,目前欧洲和日本是工业机器人本体主要供应商,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四大巨头占据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约50%的市场份额。另外,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除了机器人本体企业的集成业务,知名的独立系统集成商还包括德国杜尔、徕斯和意大利柯马等。在关键零部件方面,机器人减速器70%以上市场份额被日本纳博特斯克(Nabtesco)和哈默纳科(Harmonic)垄断。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总体上还处于产业形成期,品牌认知度缺乏,应用市场基本被外资企业占据,四大巨头(瑞典ABB、日本发那科、安川、德国库卡)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在70%左右。随着国外机器人企业纷纷在我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受限。
2、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随着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加速融合,具备自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成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谷歌、英特尔、ABB等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通过收购机器人公司以及大量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取得先进成果的公司来加速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2013年,美国谷歌公司收购了包括波士顿动力公司(2016年又将它出售了)在内的,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机械手臂、设计等领域为专长的8家机器人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2014年,ABB投资了拥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的Vicarious,以此提高ABB工业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化水平,增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优势。2016年,英特尔投资了酒店服务机器人厂商Savioke及其典型产品Relay,这款机器人能够在宾馆内传送牙膏、毛巾等物品,已经在十多家酒店应用。
3、国内互联网企业积极进军服务机器人领域
近年来,国内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机器人行业,相对于工业机器人,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更加青睐于投资服务机器人领域。2015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联合富士康投资日本软银集团旗下机器人控股子公司SBRH,推进其全球首个具有感情的机器人产品pepper启动量产。2015年6月,国内平衡车厂商纳恩博获得了小米科技、红杉资本、顺为资本、华山资本8000万美元的投资,并成功收购了平衡车鼻祖赛格威Segway,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短途交通行业领导品牌。2015年12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入股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有力促进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国外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工业机器人四大巨头的发展路径总体表现为由从事机器人产业链相关的业务起步,如ABB和安川电机从事电力设备、电机业务,发那科从事数控系统业务,库卡则从事焊接设备业务,最终通过掌握机器人本体和机器人某种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成为全球领先综合型工业自动化企业。
1、工业机器人
ABB:ABB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领导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之一,拥有当今最多种类、最全面的机器人产品、技术、服务及最大的机器人装机量。1974年,ABB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目前已有超过25万台ABB机器人在世界各地安装并投入使用。ABB的机器人可以用于各行各业,包括汽车、铸造、锻造、金属加工、塑料制品、包装和采摘等,此外ABB还提供工业软件产品、机器人控制器和软件、机器人设备和工作单元等。截至2015年末,公司市值约610亿美元,公司营业收入约为355亿美元,净利润约为19亿美元。
德国库卡(KUKA):库卡公司成立于1898年,从最初的焊机系统提供商延伸到机器人领域,是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1973年KUKA研发世界上第一台机电驱动的6轴机器人FAMULUS。目前已有超过10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世界各地安装并投入使用。2007年,库卡公司进行了业务重组,重组后库卡的业务部分为机器人部和系统集成部。库卡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领域,在欧洲市场独占鳌头,机器人维修,同时也为其他领域研发自动化解决方案,例如医疗、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食品和塑料成形等行业。目前,库卡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烟草行业(包装和码垛应用)以及食品与饮料行业(包装和加工应用)的需求已经超过了汽车行业。截至2015年末,公司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2亿欧元,同比增长9%;其中,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6.46亿欧元,同比增长14.5%。(注:2016年美的集团启动对库卡的收购要约,截止7月3日,美的已经拥有库卡42.81%的股份。)
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安川电机成立于1915年,是有近百年的历史专业电气厂商,其AC伺服和变频器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奠定了其工业机器人制造的技术基础。安川电机目前主要包括驱动控制、运动控制、系统控制与机器人四个事业部。安川是典型的综合型机器人企业,拥有先进的系统工程技术。其主要产品MOTOMAN机器人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工业机器人之一,目前已在世界各地生产并安装使用25万台,广泛应用于弧焊、点焊、涂胶、切割、搬运、码垛、喷漆、科研及教学。截至2015年末,公司市值约32亿美元,机器人业务网实现销售收入1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利润1.43亿美元,同比增长53.4%。
日本发那科(FANUC):日本发那科成立于1956年,以机器人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为切入点,是当今世界上CNC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最强大的企业之一。1974年,发那科首台机器人问世,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由机器人来做机器人的公司。机器人产品系列多达240种,负重从0.5公斤到1.35吨,广泛应用在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涂、码垛等不同生产环节。产品销售方面,其大部分的产品销售是通过其与通用电气的合资公司通用电气-发那科(GEFanuc)来完成。目前,发那科全球机器人装机量已达到40万台,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截至2015年末,公司总资产134.3亿美元,其中净资产115.6亿美元;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9%。
日本那智不二越(NACHI):那智不二越公司创立于1928年,自创立开始一直致力于发展机械技术。其产品主要包括特种钢、切削工具、轴承、液压装置、机器人系统、切削刀具,机床、轴承、液压设备,自动化生产用机器人等,其中NACHI轴承是目前日本著名的四大轴承品牌之一。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产业,起先为日本丰田汽车生产线机器人的专供厂商,专业做大型的搬运机器人、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涂胶机器人、无尘室用LCD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晶片传输机器人、高温等恶劣环境中用的专用机器人、和精密机器配套的机器人和机械手臂等,目前也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加工等领域。2004年,那智不二越(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公司在张家港设立了包括精密刀具修磨,机器人组装,液压件的生产组装在内的大型生产基地。中国机器人销售市场占公司全球售额的30%。截至2014年末,公司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8.35%。
2、服务机器人
#p#分页标题#e#美国iROBOT:美国iROBOT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全球知名的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公司,也是美国军事机器人的主要供应商,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iROBOT发明各型军用、警用、救难、排爆、侦测机器人以及自动吸尘机器人、自动洗地机器人等家用机器人。其中,家用自动吸尘器机器人iROBOT-Roomba最具代表性,正从内到外彻底颠覆人们家居清洁的方式。IROBOT扫地机器人具有智能iAdapt专利技术,带有三段式专利清扫系统,还有智能穿越、深入清洁、零距离延边清扫、智能感应、智能攀爬、智能防跌落、智能防缠绕等功能,使用起来非常智能,清扫效果也极其出色。目前,IROBOT在全球已售出超过1400万台家用机器人,缔造有史以来消费性机器人最高销量。截至2015年末,IROBOT公司市值10.54亿美元,实现营业收入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9200万美元;家用机器人在2015年四季度增长超过30%,分别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增长为46%和70%以上。
美国直觉外科公司(ISRG):直觉外科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技术公司,在机器人手术领域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ISRG与IBM、麻省理工学院和Heartport公司联手开发的外科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被称为医疗机器人的成功典范。达芬奇系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主刀医生操作控制台;二是三维成像视频影像平台;三是机械臂,摄像臂和手术器械组成移动平台。在实施手术时,主刀医生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操作控制,由机械臂以及手术器械模拟完成医生的技术动作和手术操作,从而增强手术灵活性,精度更高和更具控制性。达芬奇系统于2000年被美国FDA正式批准投入使用。
直觉外科公司的商业模式属于典型的刮胡刀和刀片模式,公司销售后的配件、服务费收入增幅要大于销售达芬奇系统本身的收入增幅。达芬奇系统售价普遍在100万-200万美元区间,每台系统销售后的年均服务费用为10余万美元。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近3000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被安装使用,占据全球50%以上的医疗机器人市场份额。截至2015年末,公司市值接近200亿美元,实现销售收入2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设备收入19.2亿美元。
3、关键零部件
日本纳博特斯克(Nabtesco):纳博特斯克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尖端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静液压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减速装置及其部件的研发、制造。纳博特斯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精密摆线针轮减速机制造商,并生产高性能减速机、中空轴减速机以及单轴伺服执行器和控制器。其生产的精密设备具有高扭矩、高刚性和高耐过载冲击荷载能力,兼有高精密和非常低的回程间隙。1985年,纳博特斯克发明精密减速机产品(简称机器人关节,机器人维修,包括机械手臂腕部以及底座),截至目前在全球已累计销售400万台,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的独家选择,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60%,特别在中/重负荷机器人上,市场占有率高达9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日本哈默纳科(Harmonic):哈默纳科成立于1970年,是工业机器人整体运动控制的领军企业,以谐波减速机、精密齿轮箱型行星减速机、机电一体化产品等三大系列产品闻名。其生产的HarmonicDrive组合型谐波减速机,具有轻量小型、无齿轮间隙、高转矩容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仿人机器人、半导体液晶生产装置、光伏设备、光学仪器、精密机床、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天文观测等各种尖端领域。在谐波减速机所不能做到的低减速比领域,哈默纳科生产的精密行星齿轮箱型谐波减速机HarmonicPlanetary具备独特的内齿圈形变工艺,可以使得行星齿轮与其啮合的更紧、消除背隙,已达到精密级的传动误差。此外,哈默纳科还生产内装有谐波减速机的旋转式伺服执行元件及驱动器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德国博世力士乐(Rexroth):博世力士乐是博世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78年,提供工业液压、电子传动与控制、线性传动与组装技术、气动、液压传动服务以及行走机械液压方面的传动与控制解决方案,在国际液压市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同步伺服电机,可向公司的IndraDrive控制器提供电机上的温度和饱和度数据,使其扭矩精度得以提高且操作耐量范围比之前的更严格,伺服电机首次可作为可靠的传感器和数据源使用。公司融合全球的应用经验,研发创新的产品,为行走机械、机械应用与工程、工厂自动化及可再生能源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客户量身定制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
(三)国内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工业机器人
新松机器人:新松机器人是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的高科技上市企业,新松国际总部位于上海,在沈阳、上海、杭州、青岛建有机器人产业园。现拥有1500余人的研发创新团队,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先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将产业战略提升到涵盖工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全过程。2015年,新松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0.6%,市值已经位居全球同行业第三。
安徽埃夫特:埃夫特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与成套系统、非标自动化设备设计和制造,在意大利设有智能喷涂机器人研发中心和智能机器人应用工程中心,生产的机器人广泛应用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家电行业、卫浴行业等领域。
广州数控:广州数控主要研发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等产品,研制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搬运、弧焊、涂胶、切割、喷漆、科研及教学、机床加工上下料等领域。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博实主要从事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煤化工、冶金、港口物流等行业。近年研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目前,博实已在国内建立了上海、新疆、茂名、齐鲁、四川等服务中心及哈尔滨服务总部,并正在进行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17亿元,营业利润1.71亿元,利润总额2亿元。
2、服务机器人
#p#分页标题#e#科沃斯电器:科沃斯主要从事开发、研究和生产家庭服务机器人,拥有较为完整成熟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生产线,采取高效智能的生产模式,产品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智能控制操作。主要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自动擦窗户机器人、空气净化机器人、机器人管家等。在国内,平均每3台家庭清洁机器人之中有2台属于科沃斯品牌,全国网络销售点覆盖了90%以上的大中城市,在国内已经拥有百余家门店。此外科沃斯产品已经销往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过3500万个家庭。
纳恩博(天津):纳恩博是国内首家集自平衡代步车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代步运营商,先后推出了Windrunner(风行者)系列、Ninebot九号系列和NinebotOne系列产品,产品行销美国、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中国大陆200余个城市建立了销售和服务中心,并且数量在快速增加。
北京康力优蓝:康力优蓝集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营销为一体,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民用服务机器人研发制造及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康力优蓝的机器人产品线完整覆盖榜样幼教机器人、益智娱乐型机器人、娱乐教育用机器人、导览导购机器人、老人陪伴型机器人、主妇伴侣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全线民用型机器人产品。公司旗舰产品爱乐优家用智能机器人可实现幼儿启智教育、智能家居控制、远程监控、智能信息提醒等多项功能。
3、关键零部件
南通振康:振康公司主要生产焊接设备及配件、电动车、微型电机及配件等产品。2014年,振康公司研制生产的RV精密减速机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持,预计3-5年内实现万台产能,公司产值超过5亿元。
秦川机床:秦川机床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机器人产品,进行了9种规格关节减速器产品的研发,主要涵盖了20kg-165kg工业机器人所用减速器产品系列。目前正在开发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其中BX320E和BX40E已经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目前秦川机床BX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产品E系列7个规格、C系列1个规格已形成500-700台的月产能。2015年秦川机床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下降27.2%。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绿的谐波专业从事精密谐波传动装置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在谐波传动领域已拥有1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9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机器人用谐波齿轮减速器》,产品在串联机器人、水平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摆臂冲压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等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为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市场主动权,绿的谐波未来将建立大型仿真实验室,进一步研究谐波传动机理,提高谐波产品质量和增长维护经验;通过建设数字化工厂来保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和院校的合作,做世界一流的谐波减速器。
固高科技(香港):固高科技致力于运动控制、图像与视觉传感、机械优化设计、伺服驱动等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自主研发的基于PC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网络式运动控制器、计算机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产品与系统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电子加工和检测设备等工业控制领域。
五、国内外机器人产业政策环境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政策
1、美国:美国在系统集成、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等方面存在优势。美国政府于2011年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1.0,计划投入7000万美元支持新一代机器人研发,重点发展工业、医疗、宇航机器人等。2012年制定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要发展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力图抢占全球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3年,美国发布了《机器人技术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该路线图强调了机器人技术在美国制造业和卫生保健领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描绘了机器人技术在创造新市场、新就业岗位和改善人们生活方面的潜力。2014年又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2.0,瞄准1.0计划制定的目标,提出了加快创新、确保人才输送管道和改善商业环境三大战略措施。
2、欧盟:欧盟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欧委会和以壳牌公司为首的10家企业联合启动了石油化工检测机器人研发项目(PETROBOT),旨在研发能够替代人类的机器人,检测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的压力容器和存储罐。2014年欧委会和欧洲机器人协会下属的180个公司及研发机构共同启动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计划到2020
年,KUKA机器人电路板维修,欧委会投资7亿欧元,协会投资21亿欧元,共同推动机器人研发。英国2014年发布机器人战略RAS2020,目的是通过发展使其机器人产业能够和全球领先的国家竞争,到2025年,市场份额达到全球产值1200亿美元的10%。
3、日本:日本作为机器人大国,在机器人生产、应用、主要零部件供给和研究等各方面在全球优势明显。2004年5月日本发布的新产业发展战略指出重点发展包括机器人在内的7个产业领域,同时在进一步实施新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报告中把机器人放在使日本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柱地位上。2013年,日本在神奈川县、茨城县建立机器人特区,分别投资5亿日元,并给予税收优惠等特殊的财政金融政策,推动看护机器人、救灾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2015年1月,日本国家机器人革命推进小组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成立机器人革命促进会、发展面向下一代技术、实施全球标准化战略等八项重点任务。到2020年的5年间,日本计划扩大机器人研发投资,推进1000亿日元规模的机器人扶持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使日本成为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实现日本机器人应用广度世界第一,迈向领先世界的机器人新时代。
4、韩国:韩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目前已跻身机器人强国行列。2008年将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性产业,并制定了《智能机器人促进法》,在人才培育、质量品牌和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2009年发布了第一个智能机器人开发五年计划,重点培育产品开发和推广产业架构。2010年发布了《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提出积极培育服务型机器人产业,计划至2018年将韩国机器人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20%。2012年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焦点为支持韩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抢占智能机器人产业化的先机,计划到2022年实现25万亿韩元的产业规模。2014年发布了第二个智能机器人开发五年计划,侧重于通过技术与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实现扩张,首要发展服务机器人。
(二)我国及地方产业政策
1、国家相关政策
#p#分页标题#e#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2012年国家在多个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行部署;2013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及其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2016年将要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机器人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2、地方相关政策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带动下,面对庞大的机器人市场前景,各地纷纷制定机器人产业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六、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尽管我国基本掌握了本体设计制造、控制系统软硬件、运动规划等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但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缺乏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成果和创新理念,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方面的技术差距尤为突出,长期依赖进口。
(二)产品以中低端为主
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是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国外产品竞争激烈的巨大压力。201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我国销量为1.6万台,在市场总额中占比不到30%。外资企业积极扩产,并且从整机组装深入到关键部件生产。
(三)企业成本压力大
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难以改变,企业成本压力大。2015年,约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主要供应商是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和住友公司等;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欧美和中国台湾地区。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比之于外企,国内企业要以高出近4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以近2倍的价格购买伺服驱动器。
中、美、欧、日机器人技术水平对比
(四)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
我国机器人市场由外企主导,自主品牌亟需发展壮大。由于用户企业已经习惯使用国外品牌,特别是使用量最大、对设备品质要求最高的汽车和电子工业,导致自主品牌的本体和零部件产品不能尽快投入市场,甚至有成功应用经验的产品也难以实现推广应用。其次,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近90%的企业规模在1亿元以下,我国的龙头企业沈阳新松,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6.9亿元,与安川、发那科、库卡等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外企相比,仍然偏小。
(五)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
我国在机器人方面缺乏行业标准和认证规范,势必造成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一方面,企业在设计产品时缺乏统一的物理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规范指标,技术尚未成熟便抢先上市,导致国产机器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行业进入门槛低,部分企业未找准产品定位便盲目投入,忽略技术研发,产品以组装为主,造成大量低端产能。
七、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展望与投资机会
(一)全球机器人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2016年,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动力将增强,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有望改善,全球机器人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预计约为15%,美洲和欧洲增长约6%,亚洲/澳大利亚增长约16%。专用服务机器人销量前两位预计依然是国防机器人和挤牛奶机器人,这两种机器人约占服务机器人销量的一半。用于个人/家用的服务机器人预计会售出800万台,且以吸尘、割草、擦窗等家政机器人以及娱乐休闲机器人为主。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计,到2025年医疗类、增强人体机能类和家用类等服务机器人每年将产生1.1-3.3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面临超出预期的困难和挑战。受国内外经济的综合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工业企业对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智能化装备需求快速上升。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预计2016年,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将面临较为复杂的发展形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同比增长率预计为30%。
(三)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稳步推进
201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提升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行业标准和规范认证工作,在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中设立了工业机器人第三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国家级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简称国评中心)专项,把中心总部设在上海,并在广州、重庆、沈阳、芜湖和北京设立分中心。
进入2016年,随着国评中心和其他部门在标准规范制定、检测认证实施等方面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在机器人方面缺乏行业标准和认证规范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企业在设计产品时的物理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规范指标有望得到统一,有望促进国产机器人产品质量的提升。
(四)创新中心建设有望加速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考虑把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列为《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已着手研究创新中心的组建方案,多地方对于中心建设表现积极,组建面向全行业的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对于改善我国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差距尚存的问题意义重大,对推动我国高端制造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应用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展
预计2016年,随着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工程、安全生产无人化专项工程和新的应用示范政策的不断落实,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有望延伸到劳动强度大的纺织、物流行业,危险程度高的国防军工、民爆行业,对产品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高的制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和危害人类健康的陶瓷、制砖等行业。随着我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加快落实,中、西部工业机器人使用量也将不断增长,长三角、珠三角等高端制造业集中区域也将会更多地使用工业机器人。
(六)服务机器人将大规模发展
#p#分页标题#e#按世界机器人联合会(IFR)预计,2015-2018年,吸尘与扫地机器人会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实现销售大约2520万台,合约122亿美元;而割草机器人预计销售50万台。陪伴/护理/人形机器人也将开始销售,达到800万台左右;而到目前为止,在家庭、办公室等特定场景中,陪伴/护理/人形机器人还没有出现多少实际意义上的应用。有不少日本公司(本田、川田、丰田等)和美国、韩国以及欧盟公司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极有可能在2016-2018年这种远超玩具和休闲性质的陪伴/护理/人形机器人将成为现实。各种类型的娱乐休闲机器人预计销售900万台,合约76亿美元。对老年和残障援助类的机器人将销售124万台,在未来20年,这一市场将会大幅增加!
个人/家用机器人、休闲娱乐机器人2015-2018预计销售量(单位: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