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家电多元化:格力如走独木桥美的不能只会买买买

家电多元化:格力如走独木桥美的不能只会买买买

日期:2018-05-09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这几天家电圈的热点,无疑又被格力以及董明珠抢了去,在上周六由格力主导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上,董明珠以一条跑道不行,就得多条跑道的言论承认并真正式宣布格力开启多元化之路。 回顾格力的多元化之路,大概包括以下路径,约在2013年收购了晶……

这几天家电圈的热点,无疑又被格力以及董明珠抢了去,在上周六由格力主导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上,董明珠以一条跑道不行,就得多条跑道的言论承认并真正式宣布格力开启多元化之路。

回顾格力的多元化之路,大概包括以下路径,约在2013年收购了晶弘冰箱,并启用大松电器涉足饭煲等小家电领域,2015年开始造手机,今年格力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造手机造车,警醒板凳坐十年冷和春兰败局

如果说造冰箱和造饭煲的多元化容易理解的话,造手机和造汽车的多元化则有些看不懂。

不知道是不是中了与小米雷军当年赌约的魔咒,董明珠每每在公开场合强调格力要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机时显得特别倔强,当然格力内部也曾表示造手机是为了布局智能家居,至于手机销量则无从考量。不过近期从格力内部流出了一封邮件显示,格力强制要求员工统一使用其二代手机,不得使用其他品牌移动通讯工具。

董明珠自己对格力手机拔的很高。在上述论坛上,她说自己在日本将格力二代手机拿给日本卖手机的检测师,对方认为以该手机品质,在日本可以卖到4800元。

有人说格力手机与华为气质相近,为什么华为手机做得成功,而格力做不到呢?非要比较的话,华为做手机从十年前就开始了,华为在2010年成立消费者BG后的数年里,市面上的销售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华为手机崛起,还借助了诺基亚、HTC、RIM等厂商的衰落这样一个战略机遇。也就是说,华为手机并非一炮而红,格力手机一经问世便一炮而红的可能性不大,也许格力手机也要做好了板凳坐十年冷的准备。

格力突然造车让人看起来很意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对手美的曾在2006年也涉足客车制造领域,但因诸多内病积郁,最终导致美的将亏损的客车业务清仓给了比亚迪。

还有另一个例子,昔日中国空调业领军品牌春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度发展到顶峰,占据中国空调市场半壁江山,稳居行业首位。空调业的快速发展让春兰将触角先后延伸进摩托车、洗衣机、冰箱、汽车底盘和压缩机等项目,www.zr-kuka.com,意图打造一个春兰帝国,然而多元化的开始最终成了春兰败局的始因,其多元化项目无一例外的全部亏损。

春兰故事有可能再次在空调领域上演吗?对格力有这种担忧也实属正常。当然,董明珠强调,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格力的多元化一定不丢掉专注的精神。

格力近来开始收购的银隆汽车,这家公司十年专注做动力电池,对于格力收购的目的,外界分析认为,格力是看重银隆掌握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格力对太阳能发电研究已久,这项技术是不是真的能与光伏、智能电网能够完美结合?未来格力能否构建以节能为核心的制造业产业群?格力向新能源的转型能否成功?恐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而对于格力当前的多元化,资深产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格力多元化正在急速启动,在多元化上格力既无经验,业务之间少了些协同性,面临的风险较大。资深媒体人刘荷清也表示,格力是相关多元化,让人没有看到方向性。

然而不管怎样,格力依然是外界心中当之无愧的空调老大,它曾经以技术和品质著称的实力,依然支撑着其今天的行业地位,正因为格力是优秀的民族企业,董明珠是格力富有传奇色彩的掌门人,外界对董明珠的一举一动、她将格力带向何方极其关注。在诸多对于格力或肯定或质疑的声音当中,都是整个业界对这家公司的关注。

空调主业危机四伏

有一点很清楚,如今格力走向多元化,更印证了中国空调行业的颓势一览无遗,格力在空调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可能再有持续大的提升。2015年格力年报中的寒意让整个家电行业侧目。

上海财务专家肖旺祥分析格力的财报指出,格力2015年应收票据减少356亿元,现金增加了343亿元,应收账款增加了2亿元,由此可以推测:格力与渠道商的应收结算大部分以票据形式进行,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大幅减少,是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的结果,现金几乎同步增加相应的金额,说明后续采购规模并没有相应的增长,才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得到改善。而这反而表明,KUKA机器人示教器维修,格力空调主业后续很堪忧。

业内人张少硕从三个角度分析格力认为,现阶段的格力,从产品角度看,格力空调的成功也限制了其他产品的发展,不管是冰箱、小家电还是手机,现阶段来看消费者并不认可,经销商视为负担。

从消费角度看,格力我做的东西质量好,所以大家都会买的主观意识已经不符合现阶段市场需求,消费者不仅仅只追求产品质量,外观、服务、性价比都是不可忽视的购买因素,当各个品牌的质量差距已经不大且空调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格力还让消费者为高毛利埋单不现实。

从市场角度看,中国家电市场已经从过去的渠道为王变为终端为王,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在想尽办法使渠道扁平化,减少产品到用户手里的流通环节从而提升竞争力,这反而让格力曾经引以为豪、与格力融为一体的渠道商成为了企业转型的最大阻力,而真正销售空调的格力经销商生存空间却被进一步挤压,整个市场自然是怨声哉道,很多边缘化的经销商逐步都割肉离场。

所以,在多元化的同时,作为绝对主业的空调,格力能否持续高高扛起这杆大旗迎风不倒?

老对手美的,360度无死角?

老对手美的,自去年起的多元化之路也可谓异常高调。2015年8月,美的与安川合资成立机器人公司,分别瞄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从而迈入机器人蓝海市场。未来服务机器人将会与美的智能家居对接打通。

进入2016年,美的三桩经由资本完成的全球扫货,也可看做另一种多元化。成功拿下东芝白色家电业务80.1%股份,收购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80%股权,收购全球机器人企业库卡集团完成后将持有库卡集团85.69%的股份。

这三连购,美的均放眼全球,并与美的智慧家居和智能制造布局紧密先关。

相比格力的多元化有些看不清明确方向,刘何清则认为,美的多元化解决的是国际化问题和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和支撑问题。

刘步尘认为,美的在多元化上已经有多年经验,经营相对较成熟,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做的也不错。

但在这多起收购中会发现,美的指向的就是别人的核心技术,自己没有什么,就可以通过收购拿来什么。这一点,在张少硕的一篇文章中也有类似观点,张少硕认为,美的有一个很大的争议性问题,就是抄袭。市场上一直有着这样一个观点,说美的这个企业,不懂得创新,只会抄袭:服务学海尔,质量学格力,很多美的内部的人在交流时也表示过,不管海尔格力弄什么,先看看市场反应,好了就跟着做,不好就不用探雷了。

比如最近被媒体诟病的美的智能风扇,无论功能或者造型,都与全球风扇行业里的标杆企业巴慕达的一款产品非常接近。不过,在美的这款风扇上,美的声称已经展开了全球各个销售区域的专利布局。

#p#分页标题#e#

肖旺祥分析美的2015年的年报指出,从财务数据来看,美的研发投入确实难以说力度较大,这或成为美的未来发展的一个软肋。从制造业的趋势来看,如果不加大研发投入,未来很难获得竞争优势。即便美的擅于资源整合,也会因为自身无资源与别人交换而落得毫无价值。好在美的目前账面资源雄厚,应该加大战略关键点的投入,提前为未来竞争布局。

而今年的多起收购,美的确实让外界和资本市场为之一振,KUKA机器人维修,也彰显出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前瞻的视野。但在诸多大加赞赏的声音里,笔者不得不冷静观之:节奏如此之快的收购,加之个个都是外资企业,上一个还未待消化,紧接着又吞进去一个,不知道美的得拿出多长时间才消化的动。以往中国家电企业走国际化并购最终得不偿失的情况也有,前车之鉴,希望美的警醒。

一句结语:真不是来拍砖的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无论格力,还是美的,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优秀民族企业,无刻意褒贬两家企业的目的。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格力和美的,均让中国家电业为之自豪,在竞争中,他们各有取胜之道,各有成功之处。在行业环境急转直下的背景下,格力、美的也是率先开始转型的企业。在媒体的关注下,无论外界何种声音,都希望两家企业走的越来越好。这是真理。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