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人能否成为志愿者?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解决三大难题

机器人能否成为志愿者?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解决三大难题

日期:2019-06-16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据了解,国际志愿者日自1986年设立以来,至今已历32届,在多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之下,不仅志愿精神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宣传,志愿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践与响应,而且志愿者的群体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和丰富。 其中,致力于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机器……

据了解,国际志愿者日自1986年设立以来,至今已历32届,在多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之下,不仅志愿精神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宣传,志愿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践与响应,而且志愿者的群体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和丰富。

其中,致力于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机器人,KUKA机器人示教器维修,如今就已成为志愿者群体中的一员。

机器人志愿者概念兴起

近年来,社会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催生出了许多新事物和新概念,机器人志愿者就是其中之一。机器人志愿者的出现,一方面得益于智能技术的崛起和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志愿服务中的价值成本和劳动收益考虑。

虽说志愿者都是免费提供服务的,但应用机器人依然可以降低对劳动力的损耗与浪费,www.zr-kuka.com,节约劳动力使用成本。同时,机器人相比于人类志愿者来说,还具备服务高效化、精准化、持续化等方面的优势,也能够提升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提升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鉴于上述优势和需求,这几年国内外对于机器人志愿者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在国际上,今年2月份举办的平昌冬奥会中,赛事主办方就雇佣一个85名机器人的团队担任志愿者,11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赛场内外承担引导、咨询、清洁、安防等志愿活动,展现出了强大应用价值。其中有一款人形机器人,更是成为了赛事开幕式上的火炬手!

而在国内,机器人志愿者也经常出现在地铁、医院、展会、赛场、论坛会议等场景之中,为人们提供日常咨询和服务。就在几天前,杭州运河边还上岗了两个机器人志愿者杭杭和运运,它们将分别在桥西历史街区和富义仓为游客提供导游、投影、娱乐等志愿服务,让国内的机器人志愿者数量进一步扩大。

机器人与志愿者能否相组合?

虽然国内外对于机器人志愿者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机器人志愿者的概念也越来越火热,但机器人是一种高级机器不是人,而志愿者是体现着高尚人格的人而非机器,机器人和志愿者真的能够进行组合吗?

有专家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对机器人和志愿者的解释,认为机器人志愿者是将两种不同属性的词混为一谈。机器人重点体现的是一种科学技术,志愿者主要突出的是自愿、公益的志愿精神,两者的结合是将科学技术和志愿精神进行了娱乐化,对志愿精神来说是一种曲解。

他们认为机器人志愿者之所以站不住脚,根本原因是因为机器人不具备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道德发展下的产物,它具有文化基因的传承性和实践丰富的待完成性,而机器人终究不是人,不具备人的情感道德和奉献精神,它做志愿者是受到了人类的驱使和租赁,其说到底只是人类志愿者的工具。

因此,在《志愿服务条例》已经出台并实施,在志愿服务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抓手的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机器人在不能体现志愿服务精神,也不能替代志愿服务中以人为本宗旨的情况下,机器人只是工具而非志愿者,机器人志愿者是个假命题。

机器人当志愿者该具何条件?

不过,机器人志愿者虽然不成立,但机器人作为志愿服务工具却是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其天生任劳任怨、不用精神调适、无需激励的特点,也十分满足志愿服务要求。那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机器人才能真正成为志愿者呢?

首先要具备替代人类志愿者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库卡机器人驱动器维修,其一是服务功能上的替代,这一点当前的机器人在各种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已经初步具备;其二是服务情感上的满足,这一点对于机器人来说仍是致命短板。

其次要具备正确的伦理观。优秀的志愿不单单具有执行力、协调力、抗压力等各项素质,还需要具备正确的伦理观念,当前的机器人受到技术水平限制,在思想上还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教,才能按照合理的规则行事,未来拥有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树立正确伦理观,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是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目前,法律对于机器人的责任界定本就很少,对于机器人志愿者的法律规定就更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器人在志愿活动中出了事故该如何进行责任划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