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发展史

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发展史

日期:2025-01-17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发展史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7日(北京时间10月18日),MegaBots公司的重型机器人EaglePrime,以及来自日本水道桥重工公司的Kuratas之间的对战,在酝酿了两年之后终于开打。虽然Kuratas不敌EaglePrime输掉了比赛,战……

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发展史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7日(北京时间10月18日),MegaBots公司的重型机器人EaglePrime,以及来自日本水道桥重工公司的Kuratas之间的对战,在酝酿了两年之后终于开打。虽然Kuratas不敌EaglePrime输掉了比赛,战斗过程十分尴尬,不过对于全球数以万计的机器人迷来说,能够看到世界上第一场巨型机器人战斗,也是非常值了。

实际上,巨型机器人这种文化,最早是源于日本动漫行业。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文化产品中并不能塑造所谓的战争英雄,于是很多日本文化行业从业者另辟蹊径,用变身(《月光假面》)、外星人(《奥特曼》)、怪兽(《哥斯拉》)等新颖的文化内容来守护和平。巨型机器人动漫类作品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风靡全球。

ACGx盘点了9部颇有看点的巨型机器人动漫作品,这9部作品也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巨型机器人文化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理解巨型机器人文化的魅力有很大的帮助。

铁人28号:巨型机器人动画的始祖

出品时间:1958年

受到手塚治虫的SF漫画《大都会》影响,1958年刚刚出道的横山光辉创作了一部名为《铁人28号》的巨型机器人漫画,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如此直观、形象地接触到巨型机器人在视觉上所带来的震撼。后来,《铁人28号》还分别推出了广播剧(1959年)、真人黑白特摄片(1960年)、黑白TV动画片(1963年),KUKA机器人电路板维修,被很多人视为巨型机器人动画的始祖。

《铁人28号》讲述的是在二战之后,一个巨型的机器人突然降临日本东京并大肆破坏,少年侦探金田正太郎成为了巨型机器人28号的操控者,并通过遥控器与这个身高10.2米、体重31吨的机器人并肩作战,最终拯救了地球,守护了人类。

对于当时的很多日本民众来说,《铁人28号》这部作品的出现,让他们从二战战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逐渐树立起了对文化以及科技方面的自信,由此开启了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创作浪潮。后来在横山光辉家乡神户市的一座公园内,当地政府设立起了一座高15.6米的铁人28号纪念像,以此来纪念这部伟大机器人动画所作出的贡献。

魔神Z:第一部载人巨型机器人动画

出品时间:1972年

如果说《铁人28号》开创了巨型机器人动画先河的话,那么由永井豪在1972年创作的漫画《魔神Z》就是载人巨型机器人动画的始祖了。

在DYNAMIC与东映动画的共同企划的推动下,《魔神Z》这部以动画化为目标而创作的漫画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强烈反响。除了史无前例可搭乘的设定之外,浑身上下覆盖无坚不摧超合金Z的主角机体魔神Z,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系机器人,而《魔神Z》及其续作《大魔神》、《UFO魔神古连泰沙》所展现出来的热血、勇气、正义等内容,也对后来绝大部分机甲类动画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于不少中国的ACG爱好者来说,他们第一次接触到《魔神Z》或许就是通过BANPRESTO(眼镜厂)出品的《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游戏。而像2013年华纳兄弟出品的《环太平洋》中危险流浪者号贼鸥所采用的招式ElbowRocket(国内翻译为天马流星拳),其实也正是来源于魔神Z的招牌武器铁甲飞拳。

盖塔机器人:首次推出合体概念

出品时间:1974年

继《魔神Z》大获成功之后,其作者永井豪与他曾经的助手、后来自立门户成为一名漫画家的石川贤,在1974年共同创作了一部名为《盖塔机器人》的作品,开创了合体变形机器人的先河。迄今为止,该作品推出了累计4部漫画、3部TV动画、3部OVA、3部剧场版,以及大量的衍生品。

《魔神Z》又被译为《三一万能侠》。顾名思义,这部动画讲述的就是三名来自浅间学园的高中生流龙马、神隼人和巴武藏,分别驾驶三台名为飞鹰号、猎豹号和巨熊号的战机,通过合体变形,变成飞天、钻地、潜海三种形态的巨型机器人,并以此拯救世界的故事。

不过虽然《盖塔机器人》所开创的合体概念十分新颖,在当时的日本动漫界造成了不小的轰动,然而由于三台机器人合体的过程极其不合理,让不少小朋友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大为困惑,并由此催生出了机器人动画及其衍生玩具的一条准则动画里怎么演,玩具就怎么变。

为了弥补《盖塔机器人》存在的缺憾,永井豪与安达矢在1975年10月,推出了一部名为《钢铁吉克》的作品。通过机器人身体内的磁铁构造,玩具可以方便地组装、合体、换装,由此便成功打开了机器人衍生玩具的市场。

机动战士高达:屹立在玩具之上的商业帝国

出品时间:1979年

在日本科幻作品中,诞生于1979年的《机动战士高达》,不仅可以算是里程碑式的动画作品,同时也是整个日本动画行业中商业化最庞大的的系列动画。

《机动战士高达》的作品众多且庞大,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U.C.纪元以及非U.C.纪元两个大类,其中前者拥有同一个世界观,而后者则各自独立,该系列动画在1979年诞生,并由富野由悠季导演的首部作品,即很多机器人迷熟知的《机动战士高达U.C.0079》,这也是开创真实系机器人市场的革命性作品。

不过,由于《机动战士高达U.C.0079》存在大量借助战争来反思战争的深层内容,于是在当时造成了收视率不振的情况,这部作品也曾遭遇腰斩,将原定的52集动画削减为了43集。然而由于玩具销量开始逐渐上升,万代决定继续投资让SUNRISE制作高达系列动画,并由此开创了一个时代。

截止到2017年8月,《机动战士高达》系列周边仅拼装模型(GUNPLA)一项就已经卖出了4.73亿个。而在万代公布的2016财报中,《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为万代贡献了11.98%的销售额,这部经典巨型机器人动画已然万代旗下最赚钱的IP。

六神合体:引发女性关注的巨型机器人

出品时间:1981年

六神合体的雷霆王~呜呜呜呜~相信当我们提起《六神合体》时,很多中国的70、80、90后都会在脑中回响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六神合体》改编自横山光辉推出的机器人漫画《MARS》。由于原作漫画是在冷战期间创作,所以其中有大量的深刻的内容导致难以商业化,于是经过横山光辉同意后,东京MOVIE新社在1981年推出了全新的动画片《六神合体》,并在内容方面作出了大幅的改动。

不过,由于动画版的《六神合体》战斗场面过少人物偏于美型,这部动画在受到男性观众冷落的同时却意外收获了日本不少女性观众的喜爱,甚至动画中的角色玛古死在地球上后,有媒体趁机举办了一场预定人数为200人的追悼会,吸引了4000多人应募。

1994年,《六神合体》引入中国内地,也是不少当时中国青少年的巨型机器人启蒙。

变形金刚:来自塞伯坦星的巨型机器人

出品时间:1984年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的巨型机器人动漫作品发展的高速期,也因此诞生了一大波优秀的机器人玩具产品。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