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2%,工业机器人销量依然温和且良好地增速。其中,中国市场增长17%,韩国增长50%,日本增长20%,则处于最快增速期。
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的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在2015年,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占我国市场份额首次突破30%。
近日,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在沈阳成立,参与此次峰会的沈阳新松机器人、安徽埃夫特、南京埃斯顿、广州数控等10家企业发布联合宣言,将加强行业自律、提倡公平竞争、强化产业创新、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企业。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人机大战最后一场对弈中,李世石九段再次输给阿尔法狗,以总比分1比4落败于阿尔法狗。李世石与阿尔法狗的对决战成功引爆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得到国家重视,企业争相布局。
但在机器人概念火热的背后却隐含一哄而上,多而不精投资过剩的忧患。
机器人大蛋糕的困境
机器人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屡获国家政策及资金的支持,企业争相布局亦表现得干劲十足。
今年我国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已超过800家,据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每周都有四五家新的机器人公司出现,就连地方区县也在搞机器人产业园。
看似火爆的机器人行业,形成一哄而上,多而不精的局面,致使我国与机器人相关的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由于机器人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众多企业并不具备征集研发的能力。
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年营收入也不如预期。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的沈阳新松机器人,去年的营业收入也仅16.85亿元,国际知名企业ABB在华销售收入超过330亿元。在全球已拥有42家子公司而占据全球机器人减速器垄断地位的日本纳博特斯克公司,早在2012年,该公司年度合并销售额就达到140亿元人民币。
显然,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尤其是九成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下。即使是像新松、埃斯顿这样的知名企业,与安川、发那科、库卡等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的外企来比,仍然偏小。
由此可见,位居国内营收前列的新松机器人去年营业收入仅约为ABB在华销售收入的两百分之一,可见其他小规模企业几乎无利可图。
找出路抱团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的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上,新松、埃斯顿、哈尔滨博实等10家企业抱团实施行业产业链的整合计划。
领头羊的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就明确表示,国内机器人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多为近五年成立,规模较小,且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研发能力不足,行业分散。在市场驱动下,未来几年的残酷竞争,靠顶着机器人概念套取地方政府补贴的机器人企业至少会有一半被淘汰。
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10大重点领域之一,工业机器人维修,且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工业制造2025》,以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国家政策利好的前提下,www.zr-kuka.com,机器人概念火热的背后却难掩高端产业低端化、核心零部件瓶颈以及机器人企业散乱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从2015年开始,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争相布局,行业整合已初现端倪。如,沈阳新松,南京埃斯顿迎合行业发展,重拳出击,基于未来行业的长远发展,在解决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上,加快零部件资源整合、产业整合的步伐,意在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行业影响力,深化促进与国内外先进零部件公司对话合作。
同样,南京埃斯顿也在积极寻求对公司核心业务具有协同效应,有业绩支撑的优秀公司进行收购兼并。如,出资近一亿元设立并购基金,围绕其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并购投资整合,以及投资其他先进制造、能源环保、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优质项目产业,目标直指向智能制造系统领域延伸,打开外延同道。
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机器人与高档数控机床便被列为政府需大力推动实现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库卡机器人何服电机维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将率先突破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等十大标志性产品,以及突破高精密减速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实现中国从机器人大国到机器人强国的跨越。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3万台(包括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销售2.2万台,同比增长313.3%;而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其中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计划达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