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盘点】2017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十大新闻

【盘点】2017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十大新闻

日期:2018-04-20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2017年即将过去,回眸这一年,制造业企业纷纷加大智能方面的投入,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希望通过智能化,制造业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依然屹立不倒。新一代智能制造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中车、格力电器、海尔、美的、新松等一大批工业自动化……

2017年即将过去,回眸这一年,制造业企业纷纷加大智能方面的投入,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希望通过智能化,制造业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依然屹立不倒。新一代智能制造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中车、格力电器、海尔、美的、新松等一大批工业自动化企业已经推出了他们的智能产品。

随着国内厂商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高,对进口厂商产品的替代效应日益增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驱动因素就来自于国产化的替代,国产替代品极高性价比是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伴随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物流大战、海外并购等问题引业内人士广泛热议,可以看出2017年自动化行业可谓硝烟四起,热点事件频出,下面OFweek工控网为大家盘点出今年工业自动化行业中最热门的十件大事!

1.ABB收购贝加莱B&R掀智能制造巨浪

“ABB收购贝加莱——塑造工业自动化领袖”的新闻出现的ABB公司的主页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张ABB与B&R赤橙相融的图片,瞬间刷爆每一位工业自动化从业者的朋友圈。

仅就服务于制造业的“机器人与运动控制RM”与“工业自动化IA”两个业务单元而言,前者的强大无需多言,而后者虽然将名称定为工业自动化,但仍然以DCS、仪表为代表的过程自动化业务以及行业解决方案业务为主,而在PLC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ABB工厂自动化业务显然要弱得多,无法与机器人业务的强大优势形成协同,库卡机器人何服电机维修,以PLC为代表控制器类产品的缺失是ABB业务版图中的明显缺口。从表面上看,本次对于B&R的收购,也是为了补足这一缺口,自此“工业自动化IA”这个业务单元,才可谓名副其实。

图:贝加莱的产品线,source:ABB公开信息

B&R还拥有高性能伺服系统,恰恰能够弥补在运动控制领域的缺口,如果按照同样的逻辑进行推理,我们可以大胆预测,B&R的伺服业务在未来被拆分并入“机器人与运动控制RM”业务单元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众所周知,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而高端运动控制和机器人的整合,这跟美的收购库卡之后再收购以色列高创,如出一辙,想的是同样的故事。

PLC、HMI、IPC、伺服系统,这些都是B&R看得见的宝贝,在这些硬货背后,B&R还有一套更强大的内功——软件、行业深耕与应用集成能力、向IT延伸的能力。

B&R的AutomationStudio是市场上为数不多地能够与西门子TIAPortal平分秋色的工业自动化软件平台之一,智能制造也好,工业4.0也罢,其核心诉求都是“集成与互联”,这一平台的加盟,能够大幅提升ABB的集成能力与效率,自此ABB手中便多了一张与Siemens较量的手牌。

OFweek视角:

收购完成后,ABB能够掌握海量的行业应用知识与下游行业工程经验,并借助mapp技术更有效地服务客户,角逐智能制造市场。而包含了EnMon能源管理、ConMon状态监测、PDA过程数据采集、资产管理、智能楼宇等功能单元的APROL,则能够帮助ABB凭借其对不同系统的互联通信能力和行业能力,针对制药、包装、塑料、能源等行业提供一系列智能服务。

2.西门子:全球裁员6900人不影响中国业务

11月17日,西门子总公司宣布,由于电厂和驱动技术业务不佳,计划在全球裁员6900人,其中约一半为德国员工。仅仅在德国萨克森州的格尔利茨和莱比锡两地,就有920个工作岗位面临关闭。

据了解,此次大规模裁员覆盖三分之一的核心业务,包括电力和天然气部门、发电服务部门、制造业部门和传动部门,主要集中在电力和天然气部门。此次裁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能源的发展给传统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今年8月,西门子公布2017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电力和天然气业务表现糟糕,订单额同比大幅减少41%,营收同比减少12%,利润同比减少2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传播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宣布的计划不会对西门子发电和天然气部门在中国的业务造成影响。截止2017年9月30日,西门子在中国拥有超过32000名员工。”

OFweek视角:

可再生能源在增进能源供应安全、减少人们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满足对可持续性能源需求的同时,也成了传统工业巨擘企业的一种威胁。不止是西门子,在电力行业,西门子的主要竞争对手通用电气GE也同样陷入困境。新能源革命使得这些传统电力行业巨头数十年建立起来的优势被缩小。在这种大趋势的背景下,西门子在裁员的同时,必须进行能源转型,它现在必须仔细考虑如何面对新能源发展大趋势。

3.美的集团收购以色列运动控制厂商Servotronix

继成功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后,美的又往智能制造产业加码布局。2月9日晚,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与Servotronix,一家专注于开发和销售运动控制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以色列高新企业之间达成战略合作。目前,交易所有的监管审批已或通过,交易的所有前提条件均已满足。

Servotronix于1987年由IlanCohen博士创建,专注于开发和生产标准和定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向包括工业机器人、电子装配、半导体、机械工具、医疗仪器等多个行业提供全面的运动控制方案,产品包括领先的编码器、伺服驱动器、及多轴运动控制器。Servotronix其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以色列PetahTikva,在世界各地开展经营活动。

“此次战略合作将极大推动Servotronix全球业务拓展,尤其在前景巨大的中国市场,有助公司在全球机器人、运动控制及自动化领域取得领先地位。”Servotronix公司主席兼CEOIlanCohen博士表示,Servotronix表示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运营中,为公司,客户和员工创造更大的辉煌。

OFweek视角:

此次战略合作是美的在拓展自动化和智能制造产业上的又一个里程碑。美的将持续加大在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技术方面的投入,并在产业链协同、市场上面给予更多支持,不断增强现有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与Servotronix共同探索未来发展机遇。

4.Predix圈地中国,GE与电信的合作

3月14日,GE和中国电信联手实现工业云的战略合作。

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商之一,和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联手打造工业生态圈。在中国实现了制造业+互联网的典型示范,不知道这是一个响当当落地的业绩,还是一个讽刺般的隐喻。

IT和OT(运营技术)的融合,是Predix一直意欲推动的结果。GE甚至曾经别有深意地宣扬,“IT魔力不再,是OT接过指挥棒的时候了”。从工厂运营的角度而言,OT(运营技术)产生了大量数据。但传统的工业厂商,既没有能力采集存储如此庞大的数据,库卡机器人,更重要的是也无法进行分析。

因此,IT和OT的融合,核心是数据的分析——这就需要大量的业务模型。这正是工业领域最需要解决的地方。掌握了这些业务模型,就是先人一步,拿到了通关的钥匙。

GE的Predix打算给厂家提供这样的钥匙。只要你用Predix的平台,只要你把数据放上来。

#p#分页标题#e#

GE不仅提供Predix云平台,还提供PredixBox,即终端机。终端机负责采集智能设备的工况数据、实时分析数据和传送数据,还负责控制智能设备之间的连接与安全。因此,一旦采用Predix方案,整个数据采集、传送、接收、分析和控制全部掌握在GE的手中。数据存入是免费,但使用数据是收费的。

图:Predix的融合路径

如果数据真的是石油,不管是粗原油,还是精细提炼的油,剩下的不过是管道而已——中国电信正在做这样的管道。当然,Predix在中国,完全架构在电信云上,所以电信可能不只提供管道和流量,而且是和GE有深度的合作。当年在3G时代,中国联通跟苹果公司的成功联姻,逆市上扬,一时间成为市场传奇。

这次中国电信,打算在工业领域,寻找这样的机会吗?

只是,工业领域的安全事关重大,全球化与工业本土安全之间的矛盾绝非儿戏。更何况,中国的工业结构复杂,工厂结构也非常多元化,Predix的统御能力和适应能力,还有待验证。中国电信的策略,在工业领域,也会备受关注。

OFweek视角:

GE和中国电信一个是OT,一个是CT,IT都是短板。如果说Internet是CT与IT的融合,那么IoT就需要IT/OT/CT三者在一起的融合。现在看来这两家在国内各自都不具备真正的市场开拓能力,再加上国企的警觉性,近期也就是GE将自有的产品和电信的零散客户纳入predix示范一下而已。

5.美国核电巨头西屋电气轰然倒下

经营面临重重困难的日本东芝公司4月宣布旗下美国核电业务子公司西屋电气申请破产,KUKA机器人示教器维修,可能给东芝带来1万亿日元损失。

美国西屋公司成立于1886年,总部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该公司曾是世界著名的美国电工设备制造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服务承包商。目前,西屋电气为全球近50%、美国近60%运行的商业核电站提供了核电技术。

但是,美国三里岛核电事故发生后,受美国停建核电站等因素的影响,西屋电气销售业绩开始下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屋电气开始逐步抛售其核心业务部门。1999年,西屋电气将其旗下核电业务部门以12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2006年,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以54亿美元的价格再将其转手给东芝公司。后者由此获得了西屋电气77%的股份。此后,瞄准全球核电业务的东芝公司继续斥资16亿美元,将西屋股份增持至87%,最终以7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西屋。

2015年,东芝公司通过西屋电气收购了另一家美国CB&I公司的核电业务子公司,成为此次“核电门”事件的“导火索”。

东芝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实施并购后,西屋电气负债总额不降反升,已攀升至98亿美元。受此拖累,预计东芝公司2016财年合并业绩最终亏损可能最高达到一万多亿日元,这一亏损额将超过日立制作所2008财年创下的7873亿日元的亏损纪录,成为日本国内制造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亏损额。

为了使公司亏损最小化,东芝只能忍痛割爱“丢车保帅”。经过再三权衡和多方博弈,上月29日,东芝公司宣布旗下的西屋电气正式向纽约联邦破产法院申请适用《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西屋电气声明说,重组期间将获得8亿美元资产融资,并全部投入现有核电站业务运行。

东芝公司表示,西屋电气申请破产将是东芝公司顺利实施经营重建的第一步,有利于防止海外核电业务给企业经营带来进一步的风险。

OFweek视角:

可以说,全球核电技术巨头西屋电气公司的破产是必然结果,否则东芝公司将自身难保。西屋电气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其母公司东芝将立即着手企业内部机构改革和业务重组,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其中,围绕核电业务部门的“取舍”是关系到东芝自身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目前,AP1000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而西屋电气的核电业务部门在该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经过多年的验证,我国实际上已经掌握AP1000核电技术,因此西屋电气此次申请破产保护,可以说对中国相关核电项目基本没有影响。

6.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破产案!高田公司破产

6月29日,因缺陷气囊破裂问题陷入经营恶化的日本高田公司,正式决定申请破产保护。据估算高田负债总额将超过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14亿元。这将成为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一宗破产案。

气囊问题发酵近10年,致全球17人死亡。高田气囊最初的问题始于2000年前后,早期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仅本田在2008年召回过4000辆气囊问题车型。而在2009年之后,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告召回旗下产品,而数量甚至达到了以千万为计数单位。

连国内市场也没有躲过问题气囊的侵害,根据中国质检总局统计,2015年我国汽车总共召回554.85万辆,其中因高田气囊召回的日系车就超过253万辆。

今年2月,高田公司承认在对美销售问题安全气囊中存在欺诈行为,并同意支付10亿美元罚款。据美国司法部表示,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高田公司一直持续系统性地篡改与产品安全相关的关键检测数据。

一系列的召回和赔偿,最终让高田不得不走上破产保护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召回以及其他成本已经使高田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被迫出售子公司来支付罚款和其他债务。截至2017年3月末,高田的负债总额超过1万亿日元,创下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的负债规模。

根据重组计划,高田申请破产后,公司将拆分为新、旧两个公司。新公司将继承高田健全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核心业务,以1800亿日元(约110亿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中国宁波均胜电子旗下的美国子公司百利得。而旧高田公司则负责承担全部债务并进行债务清算。

资料显示,百利得的母公司宁波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2016年斥资9.2亿美元收购了百利得,2011年后接连收购了电子和机器人等领域的欧美主力汽车零部件企业。

均胜电子26日发布的早间公告称,KSS拟与高田签订《谅解备忘录》,所涉及具体事宜尚需KSS与高田另行签订正式协议,最终协议能否签订取决于公司后续尽职调查及谈判,并需要与全球主要的14家整车厂商以及高田破产管理委员会达成一致,因此相关事宜存在不确定性。

OFweek视角:

由于全球安全气囊市场垄断在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手中,作为行业第二的高田正式启动破产程序后,全球安全气囊市场面临洗牌。高田曾经的竞争对手百利得,总市场份额有望翻倍,进一步提高话语权。

不光高田公司破产后被中资企业收购,近年来,不少经营不善的日企、德企都被中资企业收购。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的崛起,收购日企、德企正成为一种趋势,但在收购过程中也要理性选择、趋利避害。

7.广汽菲克汽车工厂机器人53秒打上148个焊点

广汽菲克广州工厂的焊装车间一共配备了440台焊接机器人,实现了100%的自动化焊接。指南者的白车身高强度钢比例为64%,强度最高的热成型钢板屈服强度为1300MPa。

100%的焊接自动化率也使得广汽菲克广州工厂制造出的自由侠和指南者在质量稳定性上会优于自动化率较低的工厂。毕竟,和人比起来,没有情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焊接起来更为精准稳定。

除了实现100%自动化焊接外,该焊装车间还采用了机器人视觉涂胶系统,利用摄像头去监控涂胶位置和宽度,保证涂胶质量。通过在板件之间涂覆密封胶和结构胶能够增强整车的密封性能和结构强度。

#p#分页标题#e#

图中的是焊装车间的总拼工位,在该工位,车身底板、侧围、车顶横梁等部件会通过焊接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白车身框架。总拼工位一共有18个机器人。车身在该工位停留的53秒时间里,机器人会在车身上打上148个焊点以固定各部件的相对位置。

OFweek视角:

广汽菲克广州工厂在2014年6月18日正式奠基,用了18个月时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一期项目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以及质量中心,年产量可达16万辆。

8.第19届工博会盛大开幕,数字化工业机遇来临

11月7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国内工业领域最大型的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盛会,本次展会开设了工业自动化、机器人、金属加工、航天航空、新能源以及通信等多个专业展区,重点体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制造和高端产业技术的发展成果。本届展商有来自美、德、法等世界各地的知名企业,其中英国作为此次展会的主宾国带领了上百家英国企业参展并将举办多场面技术交流研讨会。

数字化技术最早体现在航空制造商业中,飞机厂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把飞机每一个部分生产3D模型,模拟真实器件进行组安装测试,验证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大大降低了因设计失误而造成的浪费。西门子作为全球数字化技术的领导者,本次展会西门子以食品饮料智能生产案例展示了其数字化产品组合,从电气化、自动化到数字化,包括工业控制器、驱动电机、传感器和MindSphere云平台。

作为工业4.0的实践者博世展出了工业4.0柔性互联生产线,从订单到生产、交付全过程无缝连接。通过机器人与人协作提升生产效率,整个生产过程生成数据实现透明化生产,让客户对产品的产生过程一目了然。博世通过车间软件解决方案和APAS自动化生产辅助系统实现了设备互联、数字化、透明化,切底解放生产力。

OFweek视角: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全球老龄化趋势明显,年轻一代不愿意从事低端工作,导致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所以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目前机器人已经从工业应用向大众消费端扩展,如医疗、安防、养老等,未来几年机器人市场将会保持迅速增长势头。此外,近年中国的原料成本也在逐步上涨,加上市场订单不稳定,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很大的困扰。还有个性化需求在增长,它要求工厂有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能为客户定制各种各样的产品。因此,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厂商开始关注新技术,而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改变工业的现状。

9.霍尼韦尔深圳工厂内迁,近千员工不满拉横幅

霍尼韦尔国际(HoneywellInternational)是一家营业额达300多亿美元的多元化高科技和制造企业,在全球,其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汽车产品,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殊材料。霍尼韦尔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莫里斯镇。

2002年,由于欧盟的反垄断条款,霍尼韦尔在最后一刻躲过被通用电气收购的命运。随后的15年里,实现逆转和复兴,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巨头,市值从200亿猛增至800多亿美元。

霍尼韦尔下面有四个集团,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系统、特殊材料和交通系统。每个集团下面设事业部,基本上中国多数城市都有霍尼韦尔的公司,多数集团的总部在上海,分部包括广州,苏州,南通,南京,北京等,中国区霍尼韦尔全资及合资公司和办事处目前在30个左右。

霍尼韦尔还是全球传感器行业巨头,其发布的一份传感器报告称,目前全球传感器共有14大类,分成65个家族,如按照技术细分,共有366种技术。霍尼韦尔旗下的传感器就囊括了65个传感器家族中的半壁江山。

据媒体报道,霍尼韦尔深圳工厂近千员工拉横幅表达不满,政府部门已介入处理。霍尼韦尔深圳福永工厂主要是以:SMT、安防等产品生产制造为主,实际员工八百余人。

OFweek视角:

而对于此次内迁的原因,据称是因为“工厂产线策略重新部署”,但是从此前众多的深圳企业将工厂外迁的案例来看(华为虽然把‘大脑’留在了深圳,但把制造和供应放到东莞,中兴也将其部分工厂外迁至了河源),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深圳的综合制造成本的不断提升,而相对来说内地则更具竞争优势。

10.欧姆龙1.57亿美元收购读码器厂商迈思肯

工业自动化厂商欧姆龙以1.57亿美元收购英国思百吉旗下子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的工业条码阅读器和机器视觉专家迈思肯,此次收购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推进制造设备和生产线的控制,使用物联网来连接制造层上几乎所有的物体,包括部件,设备和机器人。

迈思肯系统公司成立于1982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兰顿,目前拥有192名员工。据迈思肯母公司思百吉宣称,迈思肯资产价值达2200万英镑,去年公司产生了700万英镑营业利润。

迈思肯开发条码阅读设备,包括条码阅读器和验证程序。迈思肯产品采用了先进的算法,可以读取雕刻或者打印的条码,甚至印在粗糙或者曲面的产品上二维码。此外迈思肯还提供机器视觉产品包括智能相机和工具软件,品牌有MicroHawk、AutoVision和Visionscape。

欧姆龙表示,迈思肯将工厂所有部件和生产设备配置编码信息,帮助客户使他们生产操作更灵活,同时也有助于通过追踪问题的根源来避免质量问题。欧姆龙计划将先进的二维码识别技术与它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利用迈思肯的销售网络,形成一个更广泛的客户群体。

扫描条码阅读将有助于加快物联网技术的部署,欧姆龙表示将努力创造一个便于在生产层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应用的环境。欧姆龙希望基于组合技术提供的服务和技术包括:

1、机器人溯源跟踪,允许轻松、稳定地读取多个错综复杂的ID代码。

2、通过机器的ID编码进行有效操作的预测维护。

3、实现“零缺陷”制造环境。

OFweek视角:

此次事件,思百吉计划通过出售迈思肯来减少其债务负担,是思百吉在其优势领域聚焦的重要一步。欧姆龙与迈思肯发展战略一致,收购后双方将开启下一阶段的旅程。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