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深度好文】机器人在3C电子领域应用情况分析

【深度好文】机器人在3C电子领域应用情况分析

日期:2018-12-20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近两年来,3C电子行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成为机器人行业争抢的香饽饽,这一市场不仅引来国外企业的周密布防,而且也让国内众多企业有了新的机会。从整体上而言,我国3C电子行业多以华南区的电子消费品的市场应用空间最为巨大,但机器人应用难度也是行……

近两年来,3C电子行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成为机器人行业争抢的香饽饽,这一市场不仅引来国外企业的周密布防,而且也让国内众多企业有了新的机会。从整体上而言,我国3C电子行业多以华南区的电子消费品的市场应用空间最为巨大,但机器人应用难度也是行业之最。

以手机行业为例,目前我国手机制造巨头当属富士康、华为等,他们有意投入更多智能化制造设备,机器人的应用备受关注,但由于手机等产品本身的周期属性和生产工艺要求,现有的一些机器人类别难以全面的、完整的、高性价比的替代人工,因此,机器人应用尚处于探索时期。

应用情况

我国3C产业的自动化需求主要在部件加工,如玻璃面板、手机壳、PCB等功能性元件的制造;装配和检测;部件贴标、整机贴标等方面。现状是部件自动加工,且都是小部分自动化,大部分全人工。于全球而言,我国在3C领域的机器人应用还远远不够。

以手机通讯为例,手机生产分为贴片、测试、组装3大环节,共8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对于生产环境要求都很高,所以车间有温湿度、静电防护等设备。以深圳为例,其电子制造公司每日产能可以以百万计算,这就有引入机器人的基础。而包括一些手机外壳、玻璃、盖板在内的零部件制造技术,其工艺和设备都相当成熟,有很高的自动化发展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整体而言,目前在整个电子产品的组装环节自动化程度很低,3C行业的的自动化目前还停留在单站阶段。

市场机遇与挑战

竞争的变化促使3C电子厂商生产效率的革新,以便快速的响应市场变化以及产品更新,更高效能的生产制造能力,更高品质的产品管理质量控制。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益制造成为3C电子生产企业的发展方向,而工业机器人的特点正迎合这一发展方向和制造趋势:高精度、高柔性、高精度。

以通讯为例,2000年到2014年,中国手机产量增长了66倍。快速增长的手机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装备技术的技术升级。3C产业对机器人灵活性和精确度的要求更高,在这方面,我国企业有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机会。珠三角地区超过1.2万多亿元产值的3C产业会成为珠三角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强大支撑,3C领域将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一个新机会、新市场。

随着对3C电子产业的重视,2014年以来,KUKA机器人示教器维修,A股先后有十几家机器人概念公司涉足、加码3C行业市场,一类是核心零部件、机器人人本体产品制造商,库卡机器人,另外一种是系统集成商方式,对工厂进行交钥匙改造。无论是国际知名机器人企业,还是国内各大机器人厂商,纷纷将目光瞄准3C电子行业。扎根华南也成为他们一致的选择。然而,不同于其他行业,3C电子产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自动化应用的难度和过程。

新战略机器人研究所认为,3C及手机行业目前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赶着风上机器人,如果没有系统的支持,自动化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单纯去采购机器人意义不大。目前机器人厂商与需求方缺乏交流和沟通,了解机器人的不了解生产,懂生产的不懂机器人,整个系统的设计要基于不同工厂定义软体的架构。所以,关键不是上马机器人,而是背后支撑工厂开放运作的整个体系的柔性部分。

手机产业机器人应用情况

手机相关制造商在自动化过程的难点与成本分析

手机产品运用自动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型自动化设备尤为关注手机制造企业的情况。然而,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自动化运用过程中遭遇的难点和成本问题通常需要设备提供商加以重视和解决。

目前,手机产品的丝网印刷、手机盖板、精雕机、CNC等设备开始增加上下料环节,逐步形成全自动工作站形式,但并没有形成全自动化的流水作业。带自动化检测,上下料的设备,毛利空间一般在100%以上。

这些工序的难点在于所有自动化设备的设想都是设备商厂家的想法,使用厂家如蓝思科技、伯恩光学、欧菲光等很少参与,或使用厂家提出要求,设备厂家做改良。其次,精雕、CNC与丝网印刷设备的设备技术跨度大,大家都在做一个环节,很少连贯思考整个生产流程,而懂整个生产流程的人,又不太懂设备。

手机代工厂的自动化演进

目前,机器人在手机、3C电子行业代工厂的使用、检测、装配和包装环节,其中视觉这部分相对较为成熟,已经有厂家向整机厂推广,也有厂家根据自己经验做检测,焊点检测(自己采购设备),比如金立。博视广达以及从比亚迪出来的鸿泽自动化也做音频检测。

根据自动化设备的技术进步和厂家的运用逐步推广,自动化在手机产业链的发展将呈现出新的态势。一方面,巨头代工厂商逐渐将订单分流给其他加工厂商,如手机行业自动化生产的经验均来自富士康。富士康又带出了比亚迪,现在富士康和比亚迪又释放很多华为和苹果订单给二级、三级供应商。

另一方面,手机产业的自动化分工越来越细。全局化的人才及模式对设备商和手机厂家都不现实,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此外,设备厂商的技术进步将会推动手机产业链的自动化进程,部分原来的手机产业供应商也在进行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他们凭借自己对手机制造工艺的了解,能够更加精准的推出相应的机器人设备,从而满足自动化生产的现金需要。手机终端产品自动化产线设备类市场分析

当前,3C电子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手机终端产品,而手机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自然是以富士康代工为主的苹果手机,其次是华为手机。根据调研,富士康目前在苹果手机加工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约30%。

Apple现状

保守估计,苹果公司市值7000亿美元。iPhone手机2015销量1.66亿美元,累计销售量达到7亿部,其中iPhone6与iPhone6Plus比例欧美3:1,亚洲5:3~5:4。苹果现任CEO库克表示,苹果手机49%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平均的26%。此外他指出,iPhone6和6Plus客户满意度高达99%。

富士康现状

富士康是全球加工制造王国,富士康集团全球总市值超过700亿美元,布局横跨欧、美、亚三大洲,2014年员工总数超过120万人。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商,富士康的自动化程度引人关注。据了解,富士康组装一部iPhone手机,可获利4~4.5美元,但对于富士康的人员支出而言,组装业务可能是亏损的。当然,富士康的代工盈利点在其他地方。预计,富士康2016年产值约350亿元。

根据以上情况,苹果手机的利润率相当高。如果没有合约优惠,目前iPhone6和iPhone6Plus零售价分别是649美元和749美元。不计营销等成本,只扣除生产成本,苹果每出售一部iPhone6至少可以赚到422美元。考虑到iPhone6的基本配置只有16GB,不少人还会选择升级到64GB,价格也就多了100美元,而16GB到64GB的边际成本只多了20美元,所以升级还会让苹果再赚80美元。因此,苹果获利颇丰。根据科技博客Re/code的数据推算,73%的iPhone6售价将转化为苹果的盈利,iPhone6Plus的转化率是76%。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