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装备”未来:一个智造“龙头”的全新探索

“装备”未来:一个智造“龙头”的全新探索

日期:2018-12-25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工业4.0无人生产线直接搬进会场,30秒生产出一台微型电饭煲,生产环节全由机器人完成;智能颈椎康复机器人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刷新人们对传统理疗的认知 29日,第二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装洽会)在佛山开幕。278家来自珠……

工业4.0无人生产线直接搬进会场,30秒生产出一台微型电饭煲,生产环节全由机器人完成;智能颈椎康复机器人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刷新人们对传统理疗的认知

29日,第二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装洽会)在佛山开幕。278家来自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和韶关市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参展,向国内外展示广东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本届装洽会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和韶关市共组织签约项目220个,总投资额2307.7亿元。

这样的大场面,源自一个战略大布局。自2014年8月,工信部和广东共同启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以来,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按照计划,到2017年,珠江西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将实现产值15000亿元,到2020年为22000亿元,年均增长约15%,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0%。

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市,佛山被委以重任,要在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随即,佛山市明确提出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佛山依托智能制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成效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为面向十三五建设中国制造一线城市,佛山提出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广东提出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背景下,再次担当起龙头的作用。

从应用机器人到生产机器人,从外部引智到自主创新,从区域抱团发展到走出国门加入跨国城市联盟,作为珠西装备龙头城市的佛山,正面向未来开启一场全新的探索。

1、生产线变革

装备智能化数控化驱动效率跃升

走进装洽会展厅,在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机器人灵活地抓起金属铸件,平稳地送上工作台打磨抛光。

在本届装洽会,吸引外界目光的不仅有美的、伊之密、中南机械等业界大佬,还有利迅达、嘉腾等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除了积极将机器人应用在生产之中,佛山也专注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和制造。通过智能化机器代人,不仅节省了制造业的人力等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嘉腾机器人副总裁陈洪波说。

据介绍,光在工厂内来回转运材料或货品,员工每天要走20公里,人非常劳累,效率也不高。如果用上AGV机器人,以洗衣机生产厂家为例,人工一次拖车只能拉16个洗衣机,而它可以拉54台,还会根据预设好的程序将货物有序高效地运送堆放到指定地点,从而实现自动运输、分拣和存储。

近年来,珠江西岸掀起了一股从制造转型智造的变革热潮。佛山作为其中的龙头城市,其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驶上快车道。佛山市经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佛山今年18月实现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817.13亿元,同比增长15.9%;完成装备制造业投资额401.82亿元,同比增长44.2%。

佛山制造实力雄厚,拥有陶瓷、五金、铝型材、纺织等知名传统产业集群,而这些传统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依托先进的装备制造。在此背景下,机械装备智能化、数控化等热潮,也在不断蔓延开来,正开启一场效率跃升的全新变革。

在广州南沙,佛山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正在打造中国乃至世界首个空调制造全智能工厂。在这里,两条智能生产线、近200台机器人、5000多个传感器,能够帮助经销商通过手机实时了解产品的生产及物流进度,消费者也可直接向工厂下单定制产品。

不仅是机器人项目,KUKA机器人示教器维修,在佛山,3D打印、移动装备、数控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众多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业项目,有的已经纷纷上马,也有的处于筹备酝酿阶段。这些项目,是改变和提升制造业面貌的潜在力量,甚至将引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生态圈崛起

技术人才资本涌向万亿产业带

在制造转型智造的表象下,一场创新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已在佛山制造业内部发生。

这是应用低压铸造工艺为摩托车配套生产的车轮,摩托车全球第一品牌美国哈雷、国际知名品牌美国北极星都在用它。作为佛山精密机械行业的突出代表,佛山南海中南铝车轮制造有限公司自建研究院,以科技项目立项的形式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并对现有生产工业进行持续改造,已有14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

仅去年一年,中南铝车轮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10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8项。先进硬件的支撑,加上专业人才的配合,让中南铝车轮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实力稳居同行领先水平。

显然,装备制造持续领跑的背后既有企业自身的努力,也有高校教授、研究机构实验室涌向生产第一线推动技改的成效。杨海东是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的院长,他经常深入珠三角各城市的工厂车间,寻找与企业技术合作的机会,希望打通产学研的合作链条。

他给笔者亮出了研究院及孵化企业近段时间服务地方企业的列表,除了佛山本地企业,一批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的制造企业也被列为他们的服务对象。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成功孵化企业超过60家,孵化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超300件,研发创新产品超过60项。

在佛山,像广工大数控研究院这样的重大创新平台并不少。数据显示,佛山目前共建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5家,参与研发机构建设的科研院校达30多家。仅顺德一个区域就先后迎来了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广东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云平台、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装备业专业性平台。

作为华南地区机器人集成系统解决方案集聚地,佛山也引来了不少外部的龙头企业。去年8月,中国数控系统领头羊华中数控正式落子佛山,把机器人业务的总部及研发力量从重庆迁至佛山南海,并与佛山政府共同成立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装备制造专业人才。

在这场效率大跃升的战役中,资本的力量不容忽视。2015年,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南海农村商业银行、佛山市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南海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总额20亿元。其中,伊之密以1.8亿元投资入股。这将推进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伊之密董事、总经理甄荣辉说,探索金融租赁模式,有利于为本土装备企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平台。

佛山将着力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抢占智能制造技术制高点,并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说。

佛山市长朱伟表示,2015年佛山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33亿元,约占珠江西岸六市一区总量的一半,龙头带动效应明显。

3、协作新模式

组建跨国城市联盟融入全球创新链

区域联盟抱团发展,是珠西装备制造步入快车道的一大动力。在这场全国乃至国际业界瞩目的年度盛会上,珠西六市一区携手首次参展的韶关市,组成广东装备业大军团集中参展,以开放连接、抱团发展的姿态,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的国际化合作新路径。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