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GGV李宏玮:消费机器人未来5到10年进入爆发期

GGV李宏玮:消费机器人未来5到10年进入爆发期

日期:2018-12-07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整个2016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对于机器人的关注从未休止从3月份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到4月底三部委联合下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再到5月中旬白色家电企业美的集团斥巨资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一系列……

整个2016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对于机器人的关注从未休止从3月份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到4月底三部委联合下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再到5月中旬白色家电企业美的集团斥巨资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一系列头条故事向市场发出信号:机器人市场未来或将极具增长潜力。

在方兴未艾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热潮中,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互联网IT巨头,都急于寻找下游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兑现,智能机器人市场成为其中炙手可热的垂直领域。相应地,扫地机器人、点菜机器人、无人机、儿童陪伴机器人各种明星机器人产品纷纷落地,但多数只在热闹一阵后便归于沉寂,并未受到消费者的长期认可。

如何判断智能机器人市场的现状?是否具备内在的市场需求驱动?距离市场爆发期还会有多远?财新记者专访纪源资本(GGVCapital)管理合伙人李宏玮。

她认为,如果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0-10的进阶的话,现在正处于1-1.5的阶段,5到10年之后市场或将迎来成熟增长的爆发期。

李宏玮2015年获得福布斯最佳女性投资人称号,在进入投资行业前曾在新加坡航天科技集团(SingaporeTechnologiesAerospace)负责空军战斗机的管理和技术升级等项目。也是目前中国风投市场为数不多的有强工程技术背景的投资人之一。

记者:机器人是近期新兴的较受关注的投资板块,对市场如何判断?又如何布局?

李宏玮:对风投而言,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属于前沿科技板块。机器人可以分为几类:第一是服务机器人,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又分为两类。一是围绕个人和家庭场景做的2C的消费级机器人,www.zr-kuka.com,二是在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应用的2B的服务机器人;第二是工业机器人,现在在工业领域已经有广泛应用;第三是军用机器人,这部分其实市场很大,但是因为种种限制性的原因,风投很少关注。

从需求来看,我们认为离市场最近的是工业机器人。这是一个存量+增量的市场。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工厂在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业机器人维修,后面工业机器人的普及率还会提高。

但从风投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关注的是服务机器人,库卡机器人,无论是2C还是2B的。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投过的项目包括小鱼在家等等。这是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从技术角度来看,现在语音交互、图片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未来在儿童陪伴、养老服务、医疗陪护、家庭娱乐等场景中都将会有很多的应用需求。

记者:最近几年市场上涌现出很多跟机器人概念相关的技术创业公司,你如何判断他们的成长前景?扫地机器人、儿童伴读机器人真的能成为刚需?

李宏玮:现在这个领域的公司多数都偏初创,不同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有的公司是偏重做人工智能技术的,他们要寻找更多垂直化应用场景让产品落地;还有的公司是做机器人产品的,他们的产品生态就没有那么丰富。

总体来说,如果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0-10的进阶的话,我觉得我们现在处在一个1-1.5的阶段。有一些产品已经上市了,但并没有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教育和孵化这个市场,同时也要去慢慢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

就市场需求而言,一定是2B的市场比较稳健。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使用已经有多年历史,市场接受度已经很高了,商业模式也比较成熟。对于增量市场,无非就是企业在计算成本的问题,算一下机器换人的性价比有多高。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引入机器人产线的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多。

从风投角度来说,我们关注的是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新兴创业公司,主要是2C的市场。这个市场其实目前还没有完全打开。主要原因是当前的产品体验还不够好,市场规模没有上去。

但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是有内在需求的。第一,是服务业人工成本上升比较快,服务机器人替代人工是未来的趋势。第二,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机器可以比人做的更好,比如在线诊疗等,可以帮助人把更多时间释放出来,或者把空间距离感缩小。

但从市场成长的趋势来说,在新科技领域,任何新产品的第一批用户一定不是小白,而是喜欢尝鲜、喜欢炫酷生活的极客们(Geek)。只有让极客们先去玩起来,才能慢慢带动产品体验优化,带动整个市场用户习惯的培育积累。可以想象,2008年iPhone刚出来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小众的产品。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一个玩具而已。但三四年之后,iPhone已经成为人人都在玩的街机,一个新兴的智能手机市场崛起了。任何新兴产品市场成长的早期都是被动的,但只要有需求在,市场就会慢慢起来。

记者:你们现在中美的投资项目都看。据你了解,现在中美两个市场上的人工智能公司,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差距明显吗?

李宏玮: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来看,我认为,中美的研发进度是类似的。我看到的国内外的技术团队,都在试图解决类似的问题。特别是在机器人、无人机这两个板块,中美的起跑线差不多,甚至在算法这个层面还有很多互补的地方。其实,在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公司的研发团队里,有很多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在算法方面是非常擅长的。

在市场方面,我问很多美国的团队,你们的应用场景在哪儿?他们告诉我,他们要将技术引用到中国的三甲医院,做在线诊疗,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所以在市场方面,中美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甚至有重合之处。

记者:你预期距离未来这个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的窗口期还会有多久?

李宏玮:在所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之中,消费级产品的门槛其实是最高的。做消费级产品,要考虑的问题其实是跨行业的。不仅要有贴合用户需求的技术,还要考虑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要有美观的外型设计,还要懂得做品牌和营销。另外,对消费级服务机器人来说,还有一点是必须要能够应变,比如儿童陪伴型的机器人,要能够防摔、防儿童的虐待。

消费级机器人现在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还是培育期,需要时间。现在智能机器人的新产品在不断落地,随着智能技术的进化持续改善产品体验,用户需求被慢慢培育起来,这个市场未来一定会迎来快速增长。我们的预期时间是5到10年之后。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