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表是上市初的核心高管队伍,黄健和方洪波曾是何享健的左膀右臂,在上市后,一山不能容二虎,以往核心高管被换了一遍。
在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公司的7位核心高管,包括董事长方洪波、总裁黄健,高级副总裁袁利群、蔡其武、黄晓明以及董事栗建伟、郑伟康。
现在的核心团队是:董事长方洪波、董事兼副总裁吴文新、李飞德,董事何剑峰和胡晓玲、副总裁顾炎民、王金亮、胡自强、朱凤涛,财务总监是肖明光。
同行格局
格力董明珠生于1954年,方洪波生于1967年,张瑞敏出生于1949年,仍然担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海尔执行轮值总裁制度,分别由梁海山(1966)、和周云杰(1966)担任。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三足鼎立,在接班时间上,方洪波与董明珠同样是2012年,而在接手后,由于方洪波较董明珠年轻,想法更为大胆,实现欲望更为强烈,如果留意,方洪波在外形装束上依然佩戴更具年轻个性的黑框眼镜,KUKA机器人维修,还有智能手表等。
方洪波跟董明珠经历是相似的,都不是企业创始人,作为企业的第一任职业经理人上场,进入公司的时间段相差不大,董明珠是1990年作为业务经理进入格力的,而方洪波则是1992年作为内刊主编出任总经办,后被提升为市场部经理,他们走过家电从需求爆发到寻求转型的时期。董明珠是从朱江洪手上接棒的,而方洪波则是从何享健手上接棒的。
何享健已老
在现行中国企业史可以分为两派,企二代和职业经理人,何享健独子何剑峰在美的集团担任董事,没有担任集团任何职位,没有持有美的集团股份。他将方洪波从内刊编辑一手提拔至空调事业部总经理。
何享健确实老了,何享健生于1942年,2012年8月25日下午,美的集团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何享健将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现任美的电器董事长方洪波接任集团董事长一职。在交棒的时候已经71高龄,尽管心有余力而不足,在一张何享健和小米雷军的合照中,何享健已经不穿西装外套了,往日锐气不再。
左二是方洪波、左三是雷军、左四是何享健
2013主调:美的集团实现集体上市
在美的2013年度报表,完成整体上市,提升整体规模与竞争成为重点。
美的集团发布《发行股份吸收合并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告书》,通过整合优化美的大家电、小家电、机电及物流等产业资源,美的一体化的产业链协同运作能力与资源共享能力大幅提升。
2014年主调:小米入股和股权激励计划
相比较2013年的报表,可以观察到布局智慧家居和激励计划成为了一个新要点。
①M-Smart智慧家居战略
美的集团于2014年3月发布了M-Smart智慧家居战略,美的集团智慧家居研究院院长毛宏建表示:未来M-Smart系统将建立智能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将提供除WiFi之外,如Thread、PLC、BLE、EnOcean等新的连接方案。同时M-smart系统还将扩展到黑电、娱乐、机器人、医疗健康等品类。
②小米入股
在《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里面提到对小米科技定向增发股份的原因:
a、双方将以面向用户的极致产品体验和服务为导向,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进行多种模式合作,建立双方高层的密切沟通机制,并对接双方在智能家居、电商和战略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团队,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支持双方相关业务的发展。
b、双方将就以下事宜进行深度的战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
(1)智能家居产业链全面协同发展;
(2)移动互联网电商业务全面合作;
(3)智能家居生态链、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共同投资,及其他经双方协商一致的战略合作事宜。
2014年12月14日,美的集团发布以每股23.01元价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发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元,发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将持有美的1.29%股份,并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集团董事。
小米联合创始人黄吉江(KK)在一次活动上说过:智能家居的普及是非常难的,在初期,WIFI模组的价格高达40元,配备WIFI模组的智能产品价格难以接受,而现在WIFI模组足够便宜,另一个问题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成本较高,人机交互的技术仍不成熟,如果让数据变成人工智能更好的服务用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另一方面,小米也在布局小米生态链和米家智能家居APP,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加上大数据处理、人机交互等难关,智能家居仍然处于战略布局阶段,然而与小米的合作让方洪波开阔了产业生态圈投资的眼界,在2015年的安川合办企业和2016年疯狂买下库卡、东芝家电、意大利商用空调企业Clivet。
③股权激励
方洪波在美的内部员工会议上做了《移动互联时代组织再造》的分享报告,明确指出: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破坏和颠覆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现阶段管理创新和组织再造比任何的创新都重要,平衡就是静态,静态就是死亡。美的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文化变革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方洪波提出核心理念: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科层化。
股权激励计划
2015年3月,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626名激励对象授予9,066万份股票期权。
2015年5月,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计划向639名激励对象授予10,870.5万份股票期权。
2016年6月,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计划向929名激励对象授予12,729万份股票期权。
激励计划执行细则如下表:
⑤合伙人计划
下表中清晰可见,流通股占比40.7%,美的集团最大股东是美的控股公司,占比35.49%,而美的控股94.5%股权在创始人何享健名下。在中国A股市场中,合伙人管理团队与大股东处于对立面就形成了企业管理危机,万科由于股权分散,合伙人体系微弱,导致现在成为资本角逐的猎物,美的集团幸运的是大股东是创始人,但是何享健近期以股权融资质押,以及频频布局的举动暗示,他不希望35.49%股权被套牢作为美的财务投资,仅仅享受分红。因此,美的高管团队采取了各种措施去过度,具体包括:合伙人计划。
美的股东持股情况一览表(于2013年)
合伙人计划:通过集团专项基金或自筹资金购买公司股票,用于激励核心团队。具体如下:
2015年5月7日至18日,第一期持股计划以专项基金及融资自筹资金共2.3亿元购入美的股票648.38万股。
2016年4月13日至26日,机器人维修,第二期持股计划专项基金8,050万元,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的方式购买了共计2,583,060股,购买均价为30.69元/股。
2015年主调:造第二跑道
相比起2014年的财报,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创新机制以及要打造产业+金融是新增的两个要点。在实际的落地过程中,美的与安川成立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企业。
美的牵手安川电机合资办公司,开辟第二产业跑道
2015年8月,美的牵手安川电机,两家合资公司分别为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及广东安川美的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服务机器人公司由美的控股60.1%,工业机器人公司由安川控股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