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KA移动机器人AMR助力全链路制造物流全面升级
- 库卡机器人无支承结构的 3D 金属打印
- 库卡机器人LBR iisy助力总线连接器质量控制自动化
- 库卡移动机器人发布重磅新品KMP 400P
- 库卡移动机器人赋能智造新未来
盘点美的大事件:看千亿掌门如何布局转型之路
近来,美的大动作不断。去年八月份以来,先是牵手安川电机,在中国成立两家机器人公司,开始从家电行业正式迈入智能制造。今年3月份,美的收购东芝,正式进入日本家电市场。而过去不到两个月,美的又主动要约以十倍于东芝的价格收购库卡,又将其战略扩展至全球范围内。
这一系列的"大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吗?当然不是。那么从美的掌门人方洪波自担任总裁以来的一系列大事决策上可以看出这一切其实是美的早就规划好的路径。相较于格力董明珠的盛名,也许我们也许会问:"方洪波是谁?"接下来就带你看方洪波是如何从美的的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千亿总裁,以及后面一系列为智能化转型做做出的重大事件。
千亿掌门的成长之路
将时光拉回到24年前,1992年11月初,方洪波刚刚从东风汽车辞职到顺德,成为美的总裁办的一个普通内刊编辑。他最初通过写各种总结、报告、发言稿,逐渐了解公司,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据说,某次随何享健出差过程中,他根据所见情况做了分析总结,并有勇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何留下了深刻印象,开始获得提拔。
1997年,美的遭遇严重危机,空调业务滑至谷底,行业地位从第三跌至第七位,当地政府甚至有意让科龙并购美的。对于把谁推上火线上来拯救公司,决策层分歧不小,最终何享健力排众议,KUKA机器人电路板维修,起用而立之年的方洪波。
1998年春节后,方一个人背上行李箱出差,一走就走了45天。彼时交通不方便,高速公路很少,每天他就在火车、汽车、飞机不同交通工具间换乘。他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开发全国优质客户,可当时全国优质客户中没有一个肯做美的生意。于是方拉了研发和市场的人封闭开了一天会,当时也没有别的概念,就提出要"搞个明星产品吸引一下顾客",研发部门还真弄出来了,这款产品卖了七八十万台。
1998年空调大战中,方洪波的营销军团做到了有空调的地方就有美的销售员。其空调销量达到90万台,增长速度200%,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几乎比1997年翻了一番。
2000年,方洪波升任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此后美的空调一直保持行业三甲之位。2011年,美的集团整体收入1400多亿元,其中制冷家电集团收入900多亿元,为集团贡献了超过六成收入。
2004年后,在方洪波的主导下,美的对华凌、荣事达、小天鹅等实施了一系列并购,完成了美的冰箱、洗衣机的产业布局;还先后推动美的与日本东芝、美国开利的合资合作,使美的制冷家电业务日益国际化。
2011年,美的集团整体收入1400多亿元,其中制冷家电收入900多亿元,为整个集团贡献了超过六成的收入。方洪波在美的集团内的业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2009年,他从创办人何享健接过了上市公司CEO权棒;
2012年,何享健再传位,"打工皇帝"方洪波升格为美的集团董事长。
2014年,美的营收达1423亿,同比增长17%。
今年,就在方洪波东京签约安川电机前一周,美的刚刚发布了2015年度财报。2015年美的集团营收1384亿元,比去年下跌2%,但利润居然有127亿元,同比增长21%,继2014年之后再度站上百亿关口。
学历史出身的方洪波却喜欢用财务角度解读公司,"美的集团资产负债率最高的时候有70%、80%,现在是60%,非常健康的水平。我们的有息负债非常少,就是一些商业票据。资产结构非常好,总资产1400多亿,其中现金就800多亿,流动性非常好。"
或许正是因为资金充足,才给了方洪波在带领美的的转型路上挖掘国际巨头资源的底气!
转型开始:疯狂的变局前夜
美的的转型升级始于2011年春天。那年新年伊始,美的电器的销售堪称"梦幻开局":订单如雪片飞来,应接不暇;等货的车辆首尾相连,昼夜不息;工人过年不放假,必须加班加点。方洪波说:"简直想把街上过路的人都拉过来干活"。
就是在这种红火的背景下,方洪波看出了发展的隐患,他提出改变旧的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为什么这么做?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方洪波认为,旧的发展模式让美的成为千亿级企业,但到了后来,基本上属于"薄利多销不赚钱",积累了巨大的风险,尽早转型,排除隐患,才是上策。
什么是旧的发展模式?就是"大规模、低成本"的模式,就是当年津津乐道的"规模效益"。每年,美的都要投入四、五十亿元,在全国各地买地建厂,扩大产能,各地政府也推出优惠政策,助推美的。由于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土地厂房生产线上了,产品研发的投入自然就少了,产品更新换代慢,中低端产品占了70%以上,产品利润率很低。
上规模,降成本。过去三十多年,美的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全国家电业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在需求旺盛时代,低价是王道,产能是优势;而一旦需求不足,产能就会闲置,就会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方洪波深谙这一市场规律。在2011年那个市场红火的春天,方洪波决定转型。他相信,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一定是变局的前夜。
转型,怎么转?方洪波提出了三大目标: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方洪波将其称为"三核驱动"。
转型并不容易。很多人尤其是高管对转型不适应,甚至是抵触和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方洪波号召大家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先后撤换了三分之一的高管,确保转型升级措施的稳步推进。
自此,美的智能化转型之路轰轰烈烈的开展了。
牵手小米,进军智能家居
相比传统家电企业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在业务层面的合作,美的则表现得更为大胆。2014年12月15日,美的集团发布将以每股23.01元价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发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元,发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将持有美的1.29%股份,并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集团董事,双方意图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在外界看来,美的向小米抛出"橄榄枝",是美的整体向互联网企业转型的一个战略,小米成为美的股东后,美的更容易植入互联网的基因。另外,可加速美的智能家居进程。虽然14年3月份美的提出M-Smart智能家居战略但并未有实质进展,更是比竞争对手海尔慢了一拍,美的迫切需要完善在智能家居链条上的软实力,包括在用户营销、用户互动等,而这些都是小米的强项。
在方洪波看来,未来,智能家居的单品之争、入口之争将转为"平台之争",谁拥有用户最多,谁将成为智能家居的王者。资料显示,美的2013年家电产品销量达到2.5亿台,市场保有量达到20亿台。小米手机2013年为1870万台,2014年达到6112万台,2015年超7000万台,一旦小米+美的的用户大于海尔,那么将会产生"磁铁"效应,吸引更多跨平台合作方参与到小米和美的的智能家居开放平台中,小米+美的的组合将成为继京东的京东+、海尔的U+、百度的ihome等另一大智能家居平台。
牵手安川,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制造
2015年8月4日,美的集团与日本"安川电机"在中国的独资子公司签约设立了两家合资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
#p#分页标题#e#牵手全球四大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的安川电机,意味着美的集团"智能战略"的扩张--从"智慧家居"扩展到"智能制造"。这两家合资公司分别聚焦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把握中国制造业升级和老龄人社会的商机,将为美的集团未来的发展开辟"第二条跑道"。
根据美的集团8月4日晚的公告,美的集团与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两家机器人合资公司,每家合资公司的总投资额均是2亿元、注册资本金均是1亿元。其中,"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由美的控股60.1%、安川参股39.9%;"广东安川美的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则由安川控股51%、美的参股49%。
根据规划,服务机器人合资公司将以康复机器人、助老助残辅助类机器人、导购机器人的研发、制造、销售为主。而工业机器人合资公司将以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主,研发、制造、销售面向一般行业(以家电行业为起点)为主的机器人产品,将在一年内量产一款六轴机器人,第二年再量产一款机器人新品。
方洪波表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已经成为趋势,此次机器人合资项目将加快美的布局"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
就美的而言,近年积极推动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截止2015年上半年美的机器人应用超过800台,美的2015-2017年在机器人应用上的投资预计超过10亿元。服务机器人市场也被美的看好。预计到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数约1.33亿户,以2000元/服务机器人测算,家用服务机器人的需求达到2660亿元。
因此,美的几年前已经开始布局机器人产业,旗下威灵电机已经生产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电机;2014年美的成立机器人研究所;2015年美的又参建华南机器人研究院。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
收购东芝,全球化提速
2016年2月15日,在美的集团一年一度的新春开年早茶会上,方洪波在公司营收、主要利润指标、现金流量都创出历史新高的情况下,突然表态,"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过去一个半月的形势发展也可以看到,我们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环境和市场形势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比过去几年更加坚定,更加快速地去改变"。当时并没有多少人体味出方洪波的弦外之音,更不会想到,在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方洪波就用自己的方式,阐释了美的的"新年改变"。
2015年3月30日,美的与日本东芝株式会社联合宣布,双方已签署确定性协议,美的以约537亿日元(约合3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芝白电80.1%的股权。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美的将获得40年的东芝品牌的全球授权,及超过5000项与白色家电相关的专利,以及东芝白电在日本、中国、东南亚的市场、渠道和制造基地。东芝白电将会继续开发、制造和销售东芝品牌的白色家电,包括冰箱、洗衣机、吸尘器以及其他小家电,美的也将在品牌、技术、营销和员工方面进行持续投入,以充分挖掘东芝家电业务的潜力。
这一消息公布后,即刻引发国内包括白电领域的各界关注,多数人认为方洪波把美的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为重要的是,这位曾被人称作"坐着飞机升上来的老总"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当初"再造一个新美的"的豪言壮语,变为现实。
收购日本白电企业对整个国内家电行业而言,都是一件值得欢欣鼓舞的事,而对美的和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来说,这则意味着,美的已不再满足在国内市场"称王称霸",而是将目标瞄准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方洪波对于全球化的渴望比外界想象得要强烈得多。
收购库卡,彰显进军全球的雄心
5月18日下午,美的集团发布公告,机器人维修,称美的有意通过自愿要约收购增加对德国库卡(KUKA)公司持股比例,从目前间接拥有库卡13.5%股权增加至30%以上。公告还称,未来双方将携手开发一般工业用途机器人技术、物流及服务机器人。美的承诺全力保持库卡独立性及德国上市公司地位,并将致力投资于库卡员工、品牌、知识产权及设施。
该交易对价为现金每股115欧元,较2016年5月17日库卡收盘价溢价36.2%。
若以要约收购价格计算,德国库卡市值46.99亿欧元,美的集团欲实现持股比例由13.5%上升至30%以上,意味着至少拿出7.75亿欧元资金。
这是美的第一次既跨国界又跨行业的收购,是美的国际化战略新动向。
对于为何增持库卡股份?方洪波给出的解释是:美的将借助库卡在生产制造及供应链的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库卡则可以通过美的在制造方面的专长进一步发展创新解决方案。
根据库卡针对中国市场的计划,www.zr-kuka.com,其希望于2020年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由4.25亿欧元提高至10亿欧元,美的认为,其具备的分销、供应链及相关合作等网络优势可以帮到库卡。
被誉为"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企业"之一的库卡是全球第一家为冰箱、洗衣机制造提供自动化焊接设备的企业,是德国大众、奔驰汽车的机器人焊接设备供应商,也是全球第一个六轴机器人的发明者。
为什么美的如此重视机器人战略?
首先,这是美的培育"第二跑道"的需要。为应对可能到来的白电行业性衰退,美的需要寻找并培育新的增量市场,而机器人产业被视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
其次,美的企业本身也是机器人产品的巨大需求者。2015年,美的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亿元用于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工业机器人总使用量将由目前的1000台增加至10000台。
美的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机器人的规模化使用,已经在美的空调制造系统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美的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的空调营收规模500亿元,对应工人数量超过5万人;2014年,美的空调业务营收规模接近700亿元,对应工人数量下降至2.6万人。生产线人数下降50%,人机比达到4%以上,生产效率提升70%,产品合格率超过99.9%。这就是机器人替代人工带来的效益。
实际上,机器人替代人工还有更大的意义,那就是可以极大地提升标准化规模制造能力。大家都知道,中国制造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仍有明显差距,原因很多,中国产业工人综合素质与德、日等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而机器人替代人工,是消除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制造差距的有效路径,可大大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与收购东芝白电业务不同,美的收购库卡是一次跨行业收购。而库卡是一家以"工业4.0"著称于世的德国企业,并且是全球四大机器人巨头之一。
因此,美的对库卡的收购,既是美的机器人战略的延伸,也是美的国际化布局外延的扩展。
这意味着,未来美的有可能持续发生类似收购,从而持续弱化家电产业在整个美的集团的占比,让美的集团企业性质越来越接近三星这类综合型企业。
也许有一天,我们再说美的是一家家电企业,已经不那么准确了。
事实再次证明了,美的智能化转型的决心。
美的的下一步智能化之路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