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将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佛山从制造向智造与质造的转变。博览会将推动佛山走出具有特色的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发展之路。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开幕式上表示。10月20日,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在佛山开幕。
本届博览会上,云集2000多名中外嘉宾和600多家互联网+顶级企业,国际化元素突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谷歌、eBay等全球智造巨头携自身最新智造成果亮相展会,博览会期间召开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等超30场专题活动,为佛山本土制造企业提供对话全球的平台。
嘉腾、伊雪松和天太机器人等多家佛山智能制造企业均展示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相比首届博览会,仅一年时间,佛山机器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博览会开幕首日,除了包括佛山市人民政府与省知识产权局签订省市共建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合作协议,www.zr-kuka.com,南海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以色列商务文化交流中心签订以色列创新科技中心等项目成功签约外,同日,佛山迎来华南机器人培训学院、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等两大智造平台的落户。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介绍大数据云平台的模式和应用
国际智造军团亮相佛山机器人企业展自家产机器人
在机器人巨头发那科的展区,明黄色的机械臂凭借高精度打磨着零部件,即便零部件更换位置,机械臂仍能自动准确找准零件方向打磨,不差分毫。
这种高精度主要得益于视觉识别系统。它使得机器人能在变换的环境下自动识别物体,进行抓取、打磨、装配等工作,不用人工再反复调试,提升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发那科工程师曾宪燕告诉记者。
除了发那科,实际上ABB、安川、库卡、现代重工、日本川崎、美国爱德普等来自全球各地,代表着智能制造领域尖端水平的巨头企业,昨日均出现在了第二届互联网+博览会现场。
围绕互联网+制造的主题,据悉,本届博览会共有613家企业参加,同比去年增加45%。其中,国际顶尖智造军团携自身最新技术成果集体亮相,无疑成为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相比上届博览会只是展示行业解决方案,本次参展的佛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突出。
雕刻、冲压、搬运、注塑在广东科佩克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展位,十几台蓝色机械臂同时舞动的身姿引起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据其项目经理侯大洪介绍,以自动化集成应用商起家的科佩克主动与日本川崎机器人联合开发出六轴机器人本体,并在佛山、广州等工厂中得到应用。
此外,嘉腾、伊雪松和天太机器人等多家佛山智能制造企业均展示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且均拥有多项核心专利。
华南机器人培训学院成立为本土定制人才
博览会首日除了奉上一场全球顶尖互联网+智造技术产品的盛宴,还收获了不少项目与平台的签约成果。
开幕式上,包括佛山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签订的省市共建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合作协议在内的20个项目,在现场成功签约。
此外,华南机器人培训学院、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数字化工厂等平台项目,也均在博览会同期举办的相关活动上启动建设。
而这些智造平台的落户,无疑将加速佛山的智造步伐。
佛山地区在机器人操作和调试工人这类工种上,缺口至少达到了5000人。华南机器人培训学院负责人汪臣勇介绍,学院将结合当前广东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趋势,集中培养符合3C行业、白色家电等行业的机器人调试操作工等,每年预计培养学生1000名左右。
汪臣勇还表示,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学院还将为企业定制人才。
而数字化工厂则瞄准企业的自动化难题。数字化工厂并不等同于自动化工厂,它需要的是全工序的改造,而不是局部的自动化。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颂文说道。
他表示,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如今企业需要实现柔性化生产,也就是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去生产,这已经不同于大批量生产,需要数字化工厂的改造来推进。杨颂文说道。
■趋势
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昨召开,工业创新前沿趋势引热议
数字化工厂已经到来
轻点鼠标几下,用键盘敲入几个简单的代码,AGV与机械手等工厂的各种设备就连接起来,定点移动,各项复杂的生产任务都可以通过一个由嘉腾开发的智能工厂建造系统BRAIN来操控实现。
德国工业4.0关键要将工业化与数字化联合起来。在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上,德国汉诺威机器人研究院院长里克如是强调。
事实上,这一趋势已经在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浮现。嘉腾、正太等本土机器人企业从传统的硬件生产切入到工业软件领域,在本次博览会展示智能制造先进场景,谋求打造数字化工厂。
对此,有专家建议,佛山打造数字化工厂需要使生产环节从原来零件定义机器到软件定义机器,用软件帮助机器脱胎换骨成为重要建设方向。
自动化企业争相发布工业软件新计划
30分钟内,如果你不能挑战成功,就是我们的问题。在本次互联网+博览会的智能制造展区,嘉腾机器人的副总裁陈洪波生动地向现场观众介绍嘉腾为传统中小企业开发的智能工厂建造平台BRAIN。
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的理念逐步普及,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单纯推进自动化所面临的瓶颈,部分原来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生产的企业开始主动切入到信息化领域谋求破局。这一趋势已经在本次博览会上有所呈现。
对智能制造的研究越深,我们越发觉离不开信息流、数据流,互联网、物联网,只有把软件、信息流打通,自动化的设备才真正能动起来,真正达到无人控制的状态。陈洪波表示,BRAIN正是利用嘉腾在过去5年为大公司提供AGV机器人的过程中,积累起的数千个设备驱动程序,以工业设备和机器人的应用为核心,通过数据采集、数据监测、分配任务,能够为工厂提供生产调度、设备控制、数据管理、实时监控等功能。
与嘉腾的展位相距不远,顺德的天太机器人也做着相似的探索。我们原来主要做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部件的开发,但下一步会开发能连接工厂各个设备的信息软件。公司总经理张兴华认为,只有搭建起工厂的底层平台获取各种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才能真正实现工厂的互联互通、智能制造。
而就在约10公里外,作为本土自动化应用的佼佼者,万和新电气发布了数字化工厂的新战略,通过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双方将分三步走,共同打造数字化工厂的制造执行系统项目(MES)。成熟后这一模式将推广至万和在中山、合肥等的5个工厂,实现万和从传统工厂向智慧工厂的转型。
用软件定义机器助制造业脱胎换骨
从自动化迈向信息化,佛山该如何发力?在20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数字化工厂推进大会上,用工业软件定义工业4.0生产,这一观点已成为在场专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