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IDC重磅报告:机器人3.0时代,中国将甩日美韩几条街

IDC重磅报告:机器人3.0时代,中国将甩日美韩几条街

日期:2018-09-11   人气:  来源:互联网
简介:产业革命的演进、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驱动了全球机器人革命的爆发。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机器人产业逐步凸显出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应用覆盖食品、医疗、3C等诸多领域。 对此,IDC分……

产业革命的演进、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驱动了全球机器人革命的爆发。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机器人产业逐步凸显出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应用覆盖食品、医疗、3C等诸多领域。

对此,IDC分析指出,智能机器人产业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27年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宏观经济层面,中国5-8%的GDP将由机器人拉动和促进。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来IDC联合中国信通院、英特尔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3.0生态报告,从市场与政策环境、技术发展与挑战、数字生态与游戏规则三方面阐述“机器人3.0”的概念,解析机器人产业动态和趋势、中国机器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以下为智能内参整理呈现的干货:

IDC认为,数字化转型经济时代将对机器人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加速其智能化发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到第三平台技术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和社交这四大支柱结合物流网、认知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下一代安全、3D打印、增强和虚拟现实这六大创新加速器,又反过来为数字转型提供重要动力。

*定义:机器人3.0

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机器人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操控技术进一步有机融合。

*大变革时代来临机器人3.0促行业融合共生

在机器人2.0的基础上,机器人3.0将实现从感知到认知、推理、决策的智能化进阶。3.0时代的机器人将具备以下特征:

1、互联互通

通过传感器等环境感知设备收集海量数据,快速传递到云端并进行初级处理,实现信息的有效分享。

2、虚实一体

即虚拟信号与实体设备的深度融合,实现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反馈、执行、物化的流程闭环,实现“实-虚-实”的转换。

3、软件定义

收集的海量数据需要大量的智能运算,软件的作用愈发明显,3.0时代的机器人将向软件主导、内容为王、平台化、API中心化的方向发展。

4、人机融合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人机间的音像交互,乃至机器人对人的心理认知和情感交流。

需要指出,这四个特征并非同时出现,而是从低到高逐步实现的。

时代变革的背后逻辑:市场政策技术

从工业领域到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替代人类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并逐渐渗透至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日新月异,新兴企业层出不穷,全球机器人产业爆发的背后,有三个关键的驱动因素:

1、市场:智能制造掀产业转型潮

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制造业的升级离不开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装备的基础支撑,也将带动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相关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的转型释放出巨大市场潜力,对当前机器人产业的扩张起到了显著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先进制造业发展催生了对高科技机器人产品的新需求,并推动机器人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占比

根据IDC最近更新的《全球商用机器人技术支出指南》,到2020年,全球机器人技术及相关服务支出将从2016年的915亿美元(约合6,3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880亿美元(约合13,000亿元人民币),即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以上。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2015-2020年)

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市场在全球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预计其2020年支出将达1330亿美元,全球占比达71%,中国将接近600亿美元,是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为第二大区域,2016年的支出为147亿美元(约合1014.3亿元人民币);美洲是第三大市场,2016年支出总额为129亿美元(约合890亿元人民币)。

2、政策:各国争推机器人发展战略

北美:产研结合力保领先

2011年,美国推行“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投资7000万美元支持下一代机器人的研究;同年,启动“国家机器人计划”,抢占美国下一代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

2012年,提出“国家机器人技术计划”,致力于发展能与人类合作的新一代机器人;

2013年,发布“机器人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强调机器人技术在美国制造业和卫生保健领域的重要作用;

2016年,推出“国家机器人计划2.0”,打造无处不在的协作机器人。

欧洲:最强民间资助创新计划

机器人技术创新一直是欧盟数字议程、第七代研发框架计划和2020地平线项目资助的重点优先领域,2014年欧盟启动了“欧盟机器人研发计划”,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机器人协会联合赞助,使“欧盟机器人研发计划”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资助机器人创新计划。

此外,英国政府在2012年发布首个官方机器人战略RAS2020,确保机器人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亚太:重点扶持力争上游

日本:将机器人列入“新产业发展战略”中七大重点扶持性产业,在机器人路线中,将新世纪工业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的三个领域之一;2015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机器人新战略》,保持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韩国:2003年,机器人入选韩国十大关键技术;2009年,韩国政府发布“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机器人强国;2012年推出为期十年的“机器人未来战略2022”,目的是将韩国机器人产业扩展10倍,实现全面机器人(all-robot)时代的愿景。

中国:201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覆盖80多家产业链骨干单位、研究机构等;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www.zr-kuka.com,旨在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2016年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中国“十三五”期间机器人产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机器人相关政策,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中国对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已经从研发规划转变成中国制造业崛起的重要平台。

*中国多省市出台机器人产业培养计划

3、技术:巨头引领双创热烈

国际方面,制造业和科技界的巨头都在引领行业智能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创业公司和创新产品也是层出不穷:

除了双创活动,中国的企业和资本也在进行渗透:

中国机器人产业: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实现飞速增长。我国机器人产业虽起步较晚,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级战略的逐步推进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参与,也取得了丰厚成果。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40多个机器人园区,上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超过800家,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大产业聚集区,井各据优势特点,在空间上搭建了各地区和经济带之间的协作基础。

*中国四大机器人产业聚集区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